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800个字。

  宁波市北仑区2013学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有四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等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7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抒写了诗人在静⑴mì(▲)的深夜遥望星空,闪⑵shuò(▲)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憧憬。人们总希望生活像诗一样浪漫,心灵像飞一样自由。但只有经历过心灵⑶jié(▲)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⑷mí(▲)足珍贵。
  ⑴▲⑵▲⑶▲⑷▲
  2.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激励着人们不懈地探求知识,增长学问。他还十分精当地指出:“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收获,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A.灵秀B.周密C.明智
  3.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①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他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①▲
  ②▲
  4.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⑶题必做,⑷⑸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⑴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⑵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⑶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表现出作者豁达襟怀的诗句是:▲,▲。
  ⑷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感动于“▲,▲”所表现出的诗人心系天下苍生疾苦的济世情怀。
  ⑸面对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我们仍应保持高洁的品行和坚定的信念,要像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所吟唱的那样:“▲,▲”。
  5.名著阅读。(4分)
  (1)填写名著中的人名。
  在文学宝库中,我们欣赏到了许多“硬汉子”形象: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①以智慧和毅力,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创造了在荒岛生存的奇迹,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读者心中的英雄。《草房子》中的②承受了家庭由富到穷的变故,执着地坚守着困苦与磨难,不言放弃,重新奋起,成为生活的强者。(2分)
  (2)请你从初中必读名著中再选一个“硬汉子”,并结合其相关的情节,简要说说你的读后感言。
  “硬汉子”:▲(1分)读后感言:▲(1分)
  6.综合性学习。(6分)
  我市某中学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
  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也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雅致、有内涵的表达渐渐不见了,人们只会说“我看你可怜”、“我要和你结婚”。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材料三是某同学搜集的一则材料,此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相符?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2分)
  ▲。
  材料四:2012年2月15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池莉的《所谓爱》,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对自己母语的爱,是爱到写每一个字都不愿意含糊,看每一个字也不愿意含糊。因此,去年底,我在伦敦英国国家博物馆,一看见中文介绍册,当下就被狠狠刺痛。我们的介绍册翻译为‘大英博物馆’,而大厅出售的其他各语种介绍册,大都客观翻译为‘英国国家博物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