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90字,分教师版和学生版。
《古之学者为己》导学案
制作:董新记 审定:赵百岁
学习目的: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3、了解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的真正内涵。
学习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1、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2、理解“为己之学”的内涵。
学 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宋朝有个无名诗人,曾在客店的墙上提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孔子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本专题侧重介绍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的智慧和贡献。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且在说理上或论证上,比孔子要深入。
二、初读感知
1、识记:为( wèi )己 假( jiǎ )馆 雏(chú )百钧(jūn )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明确古之学者求学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一)阅读第7章,结合翻译,你认为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的内涵是什么?
该章孔子把“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进行对比,突出了儒家“为己之学”的思想。这里的“为己”,不是指为一己之私利,也不是指为了简单的社会要求,而是指为了发展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为己之学”即自觉地读书学习,求得道德学问,“以美其身”。相反,“今之学者”“为人”即做给别人看,学习是为了“钓声名,取利禄”,这是孔子反对的。总之,该章中孔子给我们指出了学习的目的,让我们了解了儒家“为己之学”的思想。
(二)阅读1、3、9、10章,完成以下各题:
1、学生自读文章,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讨论,质疑。
2、疏通字词:
⑴居无求安:安适,安逸。
⑵就有道而正焉:靠近;匡正、端正。
⑶敏于事而慎于言: 迅速、敏捷。
⑷居!吾语女:坐,坐下
⑸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做,成为;之乎。
⑹力不能胜一匹雏:能承担,能承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