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和附加题组成,约9320个字。

  2013年汕头市潮南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
  语文科试题
  说明:全卷共5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附加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得不超过150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分)
  ⑵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分)
  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2分)
  ⑷中学生应该追求理想,充实精神,不应与同学攀比物质享受,正如明代大儒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说的“□□□□□□,□□□□□□□□□□。”(2分)
  ⑸请把陶渊明的《饮酒》一诗默写完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⑴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xuān  téng()。
  ⑵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
  ⑶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láng  bèi  bù  kān  (              )。
  ⑷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jué  qǔ()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
  3. 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3分)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然而生命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②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③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天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段语句连贯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内)。(6分)
  A组:期望绮丽遥远踌躇满志锲而不舍绚丽多姿
  B组:既……又……,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有……才……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不拘于简陋茶室还是豪宅门第,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办公室,随处可见人们用着小巧的工夫茶具,每天喝上几泡。即使侨居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仍沿袭喝功夫茶的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一带最为盛行。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功夫茶并非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指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冲功夫茶采用半发酵的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单枞。介乎红、绿茶之间,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1)概括材料中介绍“功夫茶”的特点(不超过20字)(4分)
  (2)功夫茶为什么不是茶叶或茶类的名字?(2分)
  二、阅读(5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4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一望空阔/上下一白B. 麦田浅鬣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
  C. 风力虽尚劲/虽有千里之能D.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知而不争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8.根据文意理解用原文填空。(4分)
  作者因为“燕地寒”而久居城内,到满井目睹田园春色,心情愉悦,感觉如□□□□;作者用□□□□巧妙的比喻写出了雪后的山色特点。
  9.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段是全文主体部分,叙议结合,写了作者游满井的所见、所闻、所感。
  B. 作者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初春的水光和远处的春山之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C. 文段最后一句议论,回应文中首段,表达了对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的惋惜之情。
  D.“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增加了景物的动感,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