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0600个字。

  广州市萝岗区2013年中考一模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绮丽/蝼蚁诘责/拮据贝壳/金蝉脱壳
  B.玷污/观瞻猝然/憔悴背影/芒刺在背
  C.伫立/发怵羁绊/湖畔解数/不求甚解
  D.地窖/发酵沉湎/腼腆边塞/塞翁失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辜负嘎然而止搔扰草长莺飞
  B.狼藉重峦叠嶂愧怍迫不及待
  C.真缔吹毛求疵苍茫左右逢圆
  D.意测如座针毡蓬蒿鳞次栉比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昨晚,我应邀光临了欢迎宴会。宴会共九桌,每桌中央都摆放着精致的雕刻——开屏的孔雀,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宴会厅招贴背景的两侧,竖立着巨幅牡丹画。每桌都以最富中国特色的花卉命名,分别为牡丹、茉莉、兰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芙蓉。孔雀和这九大名花,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A.光临B.惟妙惟肖C.竖立D.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B.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多次强调: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它的教学质量。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引号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A.幼儿园里“狼”来了。
  B.空调室外机“吻”煤气管成定时炸弹。
  C.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
  D.小品中赵本山的“老伴”是和他有过多次合作的宋丹丹。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5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⑴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我的概括:
  ⑵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山下兰芽短浸溪,萧萧暮雨子规啼,松间沙路净无泥。
  C.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D.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E.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F.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⑵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常恐秋节至,。(汉乐府《长歌行》)
  ②,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⑤,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黔娄之妻有言:“,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的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危亡、中原动荡之忧的诗句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