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试卷共26题,约10770字。
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语文测试卷(十)
本试题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H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谄谀(yú) 勾芡(gōu) 肉脯(fǔ) 不声不吭(kēng)
B.惩办(chéng) 炮制(páo) 甲壳(qiào) 傍人门户(bàng)
C.水獭(tǎ) 佞臣(nìng) 结尾(jiē) 厚此薄彼(bó)
D.颓靡(mǐ) 谐剧(xié) 牛劲(jìn) 供认不讳(gò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毅然决然地把西方这一套理论搬进来,并当成宗旨“鞠躬蹈之”,于是中国现代文学便踏上了扑溯迷离的“进步”之路。
B.如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用理论的眼光来加以统摄,那么,它可以被说成是人的认识的滞阻,它可以作为一种潜意识孕含于人的内心。
C.在这阴谋诡计永远压倒真理、正义受到嘲弄的地方,在这最鄙薄的情欲和最无稽的恐惧常临驾于人类的神圣利益之上的地方,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D.这样民众就会逐渐意识到抗疫是长期斗争,既不会掉以轻心急于求成,也不会麻痹大意放松轻敌,同时也能体会到医务人员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辖区消防大队每天派出一辆消防车、六名官兵蹲守在现场主要区域,并进行不间断巡察,保证交易会的安全。
B.干部要加强基层党建,坚持每周走访一次乡村,在走访过程中,不要光是摆摆龙门阵,而是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C.清末民国初的天桥,是五方杂处的闹市和商贸中心,鼎盛时,曾有影院、剧场、戏园子以及艺人的地摊90多处。
D.康熙的态度令太子的追随者惶惶不可终日,一时间,朝内人心浮动、风声鹤唳;太子也逐渐孤立,整日处于疑惧不安之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美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I型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B.儿时的梦想,使水稻之父袁隆平得以放下世俗的一切欲望,无关名声,无关金钱,只是安心地培养水稻。
C.我们对高山反应既不必过分紧张,也不能过分大意,切忌不要剧烈运动,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在饮食方面,要有所节制,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D.五四时期的一批学者,他们不仅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奋斗,更为了中国的民族思想与文化奠定了基础。
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易传》与荀子的变化、动静思想作为常变思想的有机构成,丰富、明确了儒家常变思想。变与化、动与静, ▲ ,皆始于《易传》。正是在《易传》中变化被赋予了一事物产生、转化为新事物、新属性、新情况的哲学意义。“天地变化,万物生焉”,既说明宇宙的变化,也表明宇宙的生成。“动静有常”, ▲ ,所谓“动静不失其时”, ▲ 。在这看似纯自然的范畴中,儒家也赋予了人的道德属性和人类理想,在儒家看来,只有圣人、君子才能体悟天地变化的神妙,动静的幽微,常变的规律,从而才能生物、济民、利用、厚生,达至万国咸宁。
A.①从单一概念演化为变化、动静范畴②既看到动静的规律,也看到动静的存在及意义③虽是就动静本身而言,亦是对卦爻变化而言
B.①从复杂概念演化为变化、动静范畴②既看到动静的存在及意义,也看到动静的规律③虽是就卦爻变化而言,亦是对动静本身而言
C.①从单一概念演化为变化、动静范畴②既看到动静的存在及意义,也看到动静的规律③虽是就卦爻变化而言,亦是对动静本身而言
D.①从复杂概念演化为变化、动静范畴②既看到动静的规律,也看到动静的存在及意义③虽是就动静本身而言,亦是对卦爻变化而言
6.某市开展的“礼让行车,文明驾驶”大型公益活动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选宣传口号近四万条。以下几条宣传口号进入了前三名。你认为哪条最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你让我让,道路通畅;你挤我挤,损人害己。
(2)塞车?不是我们城市的路太窄!往往是我们的心不够宽!心宽了路也就宽了!
(3)痛快、痛快,一切痛都是因为快;醉驾、醉驾,一次醉全身散架,强行、强行,莫逞一时之强。
7.请以“雨、伞、尘”为对象,描写一段场景,表达某种情感,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外行人的古董鉴定法
马伯庸
自从有鉴宝节目以来,古董市场开始热闹起来。一些鉴定古董的门道和术语,诸如“掌眼”、“打眼”、“蚯蚓走泥纹”都变得妇孺皆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广大群众对古董的热
情与日俱增,但对真赝古玩的鉴识能力,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古董这个行当,水很深,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加理论知识,任何一门类想搞明白,没几十年功夫下不来。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给咱们这些外行人留了一条活路,叫做知识盲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