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73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62分,第Ⅱ卷88分,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因礼乐而成人,社会则因礼乐而联结繁荣。无礼乐,则无秩序,也就无文明。
②人需借助外物而生存,如衣、食、住、行。欲望若没有节制,人必将成为外物的奴隶。若此种行为模式普遍化,则人间将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人人处于恐惧、焦虑、不安中,既无秩序,也无幸福,更无文明可言。社会欲进入和维持文明状态,就必须以规则节制个人物欲,协调人际关系。这样的规则,古人称为“礼乐”。礼乐之大用,就在于稳定个体生命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
③然则,何为礼?何为乐?
④古代之礼无所不包,无往不在,大体可分两类:经礼、仪礼。用现代话来说,前者为规范特定关系中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则体系;后者则是日常性的,是内容极为繁富的礼仪、礼俗。然而,不管何种礼,其基本功能都是“别”,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的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礼的目的是“定分止争”:若每个人都明晓自己的本分,尽上自己的本分,即可不争而和。《论语•学而篇》曰“礼之用,和为贵”,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处在不同地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相互协调,以最低合作成本,享最高合作收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礼胜则离”,若只有礼之分别,则人必倾向于疏离生分,斤斤计较,逐渐丧失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蜕化为“理性经济人”。如此,则人人相互防范,导致合作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社会共同体无法维持而瓦解,此所谓“离”。故“礼”之外还需“乐”。乐主同,主亲,诉诸人之情感,拉近人际距离。如此,人才能产生和保持合作的情感意向。故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乐记》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⑤由此看来,礼乐就是塑造和维系人际间合宜关系的规则、纽带,礼乐就是健全优美的生活形式。人总在生活,但有时蝇营狗苟,没有尊严可言;有时则相互伤害,人人焦虑不安。礼乐则“本乎天道,依乎人心”,人人精心维护,而形成优雅高贵、美好和谐的生活方式。
⑥孔子曰:“富而好礼。”然而,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却常常缺少礼乐。在全球化时代,部分国人之无礼,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而缺礼少乐,就难以享有优美、得体、宁静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故在当代中国,礼乐重建乃是大势所趋。完成礼乐重建,社会秩序才可能稳定,中华文明才可言复兴,中国人也才有资本赢得世人尊敬。
——取材于《重新思考礼乐社会》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的“礼”即相当于现代的法律规则体系,其目的是“定分止争”,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B.“礼之用,和为贵”,这里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降低合作成本。
C.“礼”之功能在于明确人际界限,“乐”的功用则是拉近人际距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不管何种礼,其基本功能都是“别”,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的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
2.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中对重建“礼乐”的原因提炼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乐是塑造和维系人际间合宜关系之规则、纽带,是保障秩序、文明的前提,没有礼乐,就没有稳定的个体生命和繁荣的社会环境。
B.中国已经富裕起来,但当下的中国人常常缺少“礼乐”。在全球化时代,部分国人之无礼,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
C.没有“礼乐”的国度,再富裕也难以让人们享有优美得体、宁静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中国目前应该重建礼乐。
D.只有完成礼乐重建,社会秩序才可能稳定,中华文明才可言复兴,中国人也才有资本赢得世人尊敬。
3.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下列重建“礼乐”文明的措施不适宜的一项是( )(3分)
A.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树立道德楷模。
B.将“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设定为公共假日,弘扬传统文化。
C.重兴“汉服”、“唐装”,恢复祭孔、拜孟之仪,恢复古代成人礼。
D.设计好人生成长各个阶段仪式,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上(唐高祖)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其母竞交结诸长子以自固。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是时,东宫、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