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5760字,答案扫描。
苏州市吴中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初三语文试卷
2012.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住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iè)▲意②应(chou) ▲ ③言简意(gāi) ▲ ④(jùn) ▲工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在秋日和旭的阳光里,红叶偏然,它们飘落在粼粼的波光里,但枫树并未因叶零落而失却了盎然的生机,那一片天平的红枫积蓄了百年的生气,在先优后乐的厚土里拙壮参天。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⑥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陈涉世家》)
⑦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故曰,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给“水足迹”下个定义(不超过40字)。(3分)
材料一:国家水足迹是指生产该国居民消费的物品和提供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总量,包括用于农业、工业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长的雨水。国家水足迹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生产和提供用于国内生产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为内部水足迹;而消费进口物品产生的足迹为外部水足迹。
材料二:区域水足迹就是指一个地区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水资源的总量,1999年我国水足迹达到13,040亿立方米,在区域上,南方和北方地区各占50%。
材料三:个人水足迹是指一个人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总水量。如,一杯标准杯的咖啡需要大约140升水,种植过程是最消耗水的部分。一个标准杯有125毫升,意味着为了制造一滴咖啡需要超过1100滴水,一杯咖啡的水足迹大约是140升水。又如,一个100克的苹果的“水足迹”为70升,一杯咖啡的“水足迹”为140升,而一个汉堡的“水足迹”是2400升。
5.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5分)
(1)格列佛在某个国家的首都发现有一个人腰里缠着蓝色的丝线。请说说,格列佛在哪个国家旅游时看到的?那个人的身份如何?他腰里的蓝色丝线是怎么来的?(3分)
(2)飞岛国惩治反对者通常采取温柔或强硬的手段,请你简单说说这两种手段分别是怎样的。(2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9题。(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