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80字。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合肥三十中 程立鑫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朦胧、语言婉丽、情深意浓特点。多元化解读《锦瑟》主题,把握诗中“对比”、“反衬”等多种手法来说明《马嵬》中“讽意至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诗歌诵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赏析诗歌意境,把握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其中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汲取诗歌精神,领会情感。
【教材分析】
《李商隐诗两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进入情境,诵读感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歌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本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学习,它们会让我们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着力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李商隐诗两首》中,《锦瑟》一诗,堪称其诗集中的压卷之作,也是李商隐诗中最难解的一篇,本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马嵬》(其二)是其咏史诗中的佳作,“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运用对比、倒叙等多种手法含蓄有力地讽刺了唐玄宗的昏庸,对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单元前几篇诗歌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古典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不断听读和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审美的意识,初步提高了诗歌诵读的能力。
【课标依据】
1.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2.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4.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5.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建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