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750个字。

  2013年淮滨县中考语文信息试题(一)
  淮滨县教研室刘淮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伫立/贮藏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B.绮丽/倚重慰藉/狼藉拙嘴笨舌/相形见绌
  C.炫耀/眩目怆然/沧海横冲直撞/蛮横无理
  D.空旷/粗犷塞外/闭塞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人赃俱获陈词烂调当仁不让斑驳陆离
  B. 心无旁骛一触即发消声匿迹惊魂慑魄
  C. 怨天尤人流连忘返正襟危坐目不暇接
  D. 顾影自怜不可企及捉襟见肘变本加利
  3.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写人物传记为主。
  B.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
  C.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
  D.《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初中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的“我”都是作者本人。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2012年全国农运会将在河南南阳召开,南阳人民骄傲自豪,以高涨的热情准备迎接运动健儿的到来,这正应了《论语》中的句子:,。
  (4)修辞的运用,为古代诗词增添了不杞的神韵。李煜在《相见欢》中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写出了愁绪的纷繁和难解;晏殊在《浣溪沙》中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趣味;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冰冷的雪描绘成暖暖的梨花,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逊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在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2)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2分)
  6.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但是”后面补写一个比喻句,不少于15字,写出“90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3分)
  最近,“90后”“N重门”事件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殊不知,“90后”是始于这样的一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度膨胀,各种思潮交织碰撞,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冲击,人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不可否认,在一些“90后”身上体现出浮躁、焦虑、浅薄、冲动、追名逐利的倾向。但是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为了联系方便,很多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而现在一些中学生就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严重者甚至出现离开手机就心慌的现象。
  材料二:专家表示:长期处于手机依赖的学生长大后,可能由于不喜欢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导致社会性退缩。
  材料三:怎样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在与新生事物接触时懂得扬长避短、为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