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适用于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作者姓名:彭长次
作者单位:慈利县一鸣实验中学
30 诗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能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设疑、点拨和学生的相互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通过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通过老师的点拨,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五首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古诗阅读鉴赏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意境。
2、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古诗阅读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说起唐代,我们就会立即想到唐诗,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诗歌的国土。唐代,连政治、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唐诗。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积累生词
2.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并思考:《观刈麦》和《赤壁》这两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观刈麦》 是一首有名的叙事讽喻诗。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对农民的无比怜悯和同情,也抒写了作者的自愧心理。
《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在思古感怀中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习《观刈麦》
1、走近作者
[学生活动]学生查阅参考资料,结合文下注释简要介绍作者。
[点拨]白居易(72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早年所作:讽喻诗中不少篇章,对当时的政治黑暗现象多有揭露,对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多有反映。后遭贬谪,意志消沉,晚年尤甚,所作诗文多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
2.探讨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1)诵读诗歌
[学生活动]听录音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然后自由朗读,找出文中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和诗的韵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