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字形
专题三 标点符号
考点精讲:
依据考试大纲,对汉字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就近几年的试题来看,所考内容都是别字的辨认。考字音相同或相近,而字意上有细微差别的字,如“直接“与”直截“这两个词都有,但意义有区别,在“直截了当”这个词语中,只能用“截”而不能用“接”。考字形相近,读音相同(近),而意义不同的字,如“鹜”,“惦”与“掂”,“贬”与“砭”。考字形相近而读音相同的字,如“拌”和“绊”。
字形,近年来每年必考,考查内容主要是课本出现过的生字、常用字、同音字、形似字。题型略有变化。
1、 辨认句子中的错别字,如1992年。
2、 选字填空。如1994年。
3、 辨认词语中的错别字。1996年以后每年都是这样的题型。
前几年还将字形与字音,字形与字义合在一起考过。1996年以后,所考题型单一。由于试题题量的减少,而所考知识点几乎未变,所以今后将字形与字音合起来考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如果这样考,试题的难度也不会增加。
考题精析:
【例1】2004广东高考试题第2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吹灰之力
C、涵盖 铤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马牛不相及
【解析】:本文考查同音近字、形近字的辨识。答案为B。A项中“闻过饰非”的“闻”应为“文”,意为“掩饰”,“文过”与“
专题三 标点符号
考点精讲
根据考试大纲,标点符号部分主要考查表达应用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形式出现。
近几年来考题主要考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昌号、分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
考题精析
【例1】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州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A引号内的内容在句中作“表示”的宾语,所以句号应移到引号外;“三项任务”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用来提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