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课前背诵】
原文:刘伯川席上作 (明)杨士奇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赏析点拨:本诗是明代大臣杨士奇十四岁时所作。关于此诗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士奇十四五岁时,一次与朋友陈孟洁一起去拜见他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当时正值寒冬,一场大雪过后,山明水秀的村庄田野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三人酒酣耳热,沿着小溪漫步。刘伯川让两个少年每人作诗一首,表达志向。杨士奇写了以上这首诗,陈孟洁则写了另外一首:“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香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刻苦读书,等到自己中了进士或状元,骑马游街之时,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一定会非常爱慕我,要争着观看我的风采。刘伯川笑着对他说:“十年寒窗,难道就是为了博得红楼女子的一笑吗?”对杨士奇的这首诗则说:“你的诗不失寒士本色,目前虽然如梅花处境贫寒,但将来必成大器,好好努力吧!”
刘伯川对少年杨士奇所说的“寒士”这一评语,倒是画龙点睛之笔。这首诗的确是穷书生的本色:飞雪初停,酒力未消的时候,到山水的深处去踏雪,因为衣服穿得少,寒气透骨,瑟瑟发抖,但也不管了,因为被严冬时初绽的梅花所吸引,索性走得更远,走过溪桥去看了。对于一首表达志向的诗歌来说,的确太寒酸了。但整首诗却写得非常形象和富于暗示性:严寒的天气,不恋家中的温暖,却到冰雪天地里踏雪赏梅。这不正反映了作者少年有志,不畏艰险,在人生与学问的路上勇于探求,弃绝凡庸,向往高洁的一种精神境界吗?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刍(chú):①喂牲口用的草,如:反刍。②割草,如:刍荛(ráo)。
蒿莱(hāo lái):一种野草。
槌(chuí):“捶”的异体字。用拳击或用棍棒敲打。
恸(tòng):极其悲哀,大哭。如:恸哭。
弋阳(yì):地名,在今江西省。
秣陵(mò):南京的古称。
楸(qiū):一种落叶乔木。
翎(líng):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羽毛。
墀(chí):台阶上面的空地,也指台阶。如:丹墀(古代宫殿前用红色涂饰的石阶)。
饿莩(piǎo):因饥饿而死的人。莩,也作“殍”。
寮(liáo):双层窗的里层。
(liáo):犬吠声。
枭(xiāo):①一种鸟。②旧指贩卖私盐的人。如:盐枭。③勇猛,强悍。如:枭将,枭雄。④悬挂(头)如:枭首示众。
舆(yú):①众人的。如:舆论。②地。如:舆图。③车。如:銮舆(帝王乘坐的车)。
诌(zhōu):编造(言辞。)如:信口胡诌。
二、词语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疾忙:急忙。
舆图换稿:地图变了样,意思是江山易主。稿:样子,模样。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曲词慷慨悲壮、哀切感人的语言特点。
2.认识超现实的联想和想像、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营造优美意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