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220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语文高考模拟调研卷(五)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 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赏赍   伶牙利齿  体己(tī)   不法勾当(ɡòu)
  B.气概        故技重演  帩头(qiào)  牙牙学语(yáyá)
  C.嘻笑        坐镇指挥  草茎(jīnɡ)  飞扬跋扈(fù)
  D.急不可耐  萎糜不振  神祇(dí)   贮存(zhù)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部小说里人物诸多,各有特色,作者的叙述不疾不徐,好像缓缓展开一幅古代生活画卷,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婉转道来,让人慢慢沉浸其中。
  B.中东地区已经是满目疮痍,如果战争再波及伊朗,整个中东地区将岌岌可危,西方势力趁机火中取栗,中国将为石油付出惨重代价。
  C.全球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民俗等众多领域各有看点,在价值权衡和道义判断方面尤其言人人殊。
  D.自立自助者才能自救,遇到困难时不要首先想到寻求别人帮助,自己可以办到的事情,反求诸己,先自己去尝试,或许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了。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清廷的颓败虽然是制度和治理的失败,但直接的原因却与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覆灭一样,是内外军事失败及其社会后果。
  B.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穆旦的诗成为了持续不断的一个研究热点,穆旦作为最杰出的汉语诗人之一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讨论。
  C. 任何生命的离去都不值得大快人心,但对他人生命无所敬畏的枭首伏诛,则可告慰逝者,更宣示文明底线不可践踏。
  D.这“光盘行动”能否一直坚持下去,将“行动”转化为一种持久的“习惯”呢?还是跟过去提倡过的许多事情一样,仅仅只是一阵风,开始得轰轰烈烈,结束得无声无息、不了了之?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是一种很贪心的动物,他往往想同时得到彼此矛盾的东西。          ;         。
  。            。             。                。
  ①原因很简单,人终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作为社会之细胞的家庭能使人的社会天性得到最经常最切近的满足
  ②不过,就大多数人而言,是宁愿为了安宁而约束一下自由的
  ③一度以唾弃家庭为时髦的现代人,现在纷纷回归家庭,珍视和谐的婚姻,也证明了这一点
  ④既想要安宁,又想要自由
  ⑤他很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满足于既得的这一面而向往未得的那一面,于是便有了进出“围城”的迷乱和折腾
  ⑥既想有一个温暖的窝,又想作浪漫的漂流
  A.⑤②①④⑥③       B.④②⑥③①⑤
  C.⑥④②①⑤③        D.④⑥⑤②③①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南京大屠杀是中日关系史上重大事件,是现代史学界高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中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包括大屠杀的起因、过程、被杀人数,人各一说,很不一致。考其原因,有资料问题、立场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在这一领域中,程兆奇研究员的论著自成一格,备受关注。他的一批论文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林》等刊物发表以后,他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见解,被同行认为是资料翔实,述理有据,中外学界无论哪一派都不能忽视。
  他的研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入室操戈,求真论理。具体地说,他是利用日本人留下的资料,利用日本人认可的资料,进行梳理排比考订,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将大屠杀的真相揭示出来,公诸天下,予所谓“虚构派”以致命一击。
  学术研究的目的在探索真理。真与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真的要义,一是自在之真,二是关系之真;理的意思是条理、道理、逻辑。理的前提、基础是真。有些事,之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能各自依据的既不是同样的事实,遵循的也不是同样的逻辑,真既不同,理也异趣。如果彼此依据的是同样的事实,遵循的是同样的逻辑,那得出来的结论就可能比较接近,人们的认识也就会比较接近真理。兆奇兄采用日本学者无论左翼右翼都公认的资料,就是要在论据上让论敌口服心服,在论点上无懈可击。
  与论敌论理,其隐含的前提是天下存在公认之理,有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