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6480个字。
浙江省湖州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里,一堆新土,掩埋了故去的灵hún 。一切都真正成为过去。那些生命中所有的华美与àn 然都会随着岁月淡去,而另一个世界里,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这生命之花,是枯萎了还是zhàn 放了?
2、古诗词默写(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 __ ”。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范围宽泛,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
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晚会上,他们神情自若,舞姿潇洒,谁能相信他们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的老人呢?
4、名著导读(3分)
(1)、儒勒•凡尔纳是()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_______ _ ”。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5、综合探究。(4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