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710个字。

  《风筝》相关资料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录于《鲁迅全集》里。
  二、写作背景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卓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鲁迅先生同时另有一篇《我的兄弟》题材一样,人物相同,不过只叙写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而《风筝》一文却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文学常识
  什么是双关:
  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
  例如:
  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
  “那地方很冷”的“冷”是双关辞格,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
  双关:
  1、那房子再好再大,妈妈一死公家就收回了。住不长久的。我觉得很寒冷。又想,也许这就是个寒冷的季节。(何继青《哭歌》)
  2、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
  3、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丫杈(chà)惊惶(huáng)恍然大悟(huǎng)可鄙(bǐ)
  即刻(jí)倘(tǎng)蜈蚣(wú gōng)伶仃(líng dīng)
  瑟缩(sè)荡漾(yàng)憔悴(qiáo cuì)点缀(zhuì)
  掷(zhì)惩罚(chéng)虐杀(nüè)苦心孤诣(yì)
  2.形近字辨析
  弹琴(qín)孤独(gū)饶恕(shù)诀别(jué)

  瑟缩(sè)狐狸(hú)怒气(nù)绝对(jué)
  消逝(shì)堕落(duò)

  惭愧(cán)坠地(zhuì)
  3.多音字辨析
  什物(shí)恶心(ě)解放(jiě)
  什恶嫌恶(wù)解押解(jiè)
  什么(shén)恶化(è)解数(xiè)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保持纯真美好的天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理解误解、冲突中的手足之情。
  教学难点:
  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在北京,人们都有着在早春时节外出放风筝的传统,“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麻姑献寿”、“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放风筝来乞求富贵吉祥平安。可是,一个小小的风筝却让文学大家鲁迅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看看一个貌似普通的风筝,对于鲁迅先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设计二)家庭中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冲突矛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风筝》的世界来研究一番其中的是非曲直。
  (设计三)以一首小诗导入
  最是你生命烂漫如花的时节
  所有遣词造句的经典
  和着万紫千红的风情
  在这一季汹涌如潮奔腾而至
    
  先贤和哲人以书面的形式
  伸出温暖有力的手
  跨越千年的时空与你相握
  那些深沉得掷地有声的文字
  被诠释成简单明了的叮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