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30个字。

  《世说新语》两则相关资料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一、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二、整体把握
  《咏雪》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可一望而知。
  《陈太丘与友期》一则被编入“方正”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这一则记陈纪7岁时的故事,表现他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是全篇核心。作者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三、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志”是记的意思。跟“志怪小说”之着重记述神怪异闻不同,“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多寡不同,有的篇幅较长,一般是数行即尽,也有的只是三言两语。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末年经三国至两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对统治阶级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各篇通过许多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
  《世说新语》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准确、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魏晋时期,士大夫间很重视人物的品评、赏鉴,《世说新语》反映时人好用简要的语句准确地概括、描绘出人物的品性、才能和风范,而且常用对偶、排比、譬喻、形容的手法。
  《世说新语》语言艺术上的成功,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而且亦为整部小说增添了无限光彩。除了作为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世说新语》的许多故事典故还是后世作家取材的宝库,同时它又是历史学家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②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②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③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公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教学难点:
  ①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的评价
  ②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过程:
  《咏雪》
  一、导入
  (设计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家”,诗歌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里的“王谢”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家族?我国古代哪一部书将这段历史记载得最详细?
  (设计二)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一读课文,根据文意断句
  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文意断句,加上标点符号。
  示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二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1.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积累词语。
  2.教师归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