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题,约8450字。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黑色签字笔填在答题卡规定区域。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第I、II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几个月前,来自一些地方的研究人员演示了使光以每秒17米的缓慢速度通过一堆冰冷的钠原子的过程。但是把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是非常困难的,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为现实,需要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
  德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大学的韦尔奇博士意识到,在冰冷的钠原子中使光速降低的基本原理在热的铷原子中也同样适用。用热的铷原子做实验要简单得多,它包括把一个装有固体铷金属的特殊透明容器(称为“小室”)加热到大约100摄氏度,然后把两束经过细微调节、波长略微不同的激光射入小室。
  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
  降低光速能获得诸如非线性等其他一些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光的行为是线性的:把入射到玻璃上的光的强度增加一倍,穿过玻璃的光的强度也会增加一倍。但是,非线性意味着入射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透射光的巨大改变。正是这种性质使光学开关的设计者们兴奋不已。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师阿塔奇认为,人们在通过光缆传送光脉冲时,常常需要把某个用来与其他信号作对比的信号延迟一段时间。目前的做法是把其中一个脉冲沿着为此目的而专门建造的很多光纤发送出去,而采用一个大小为1升、装满高温铷气的小室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更加有效。
  韦尔奇小组的成员卡什说,装满铷气的小室在改变激光束以产生难以获得的波长方面极其有效。他们已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制造一个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由于紫外线波长短,因此可以用来读取刻录在光盘等媒介上的形状更小、排列更紧密的数据。
  1. “影响是微弱的”,“影响”一词的意思是(    )(3分)
  A.普通的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
  B.光对于所通过材料的原子的作用
  C.两束经过细微调节的激光的干扰
  D.小室中热的铷原子减慢光速的效果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的钠原子可以把光速降低为17米/秒
  B.在高温中的铷原子处在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
  C.利用热的铷原子传送光脉冲可以比利用光缆更加有效
  D.缓慢通过高温铷气的入射光具有非线性效应
  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利用钠原子降低光速的代价要小于利用铷气
  B.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其传播的速度也会降低
  C.紫外线的波长短,所以传播的速度比较慢
  D.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
  二、文言趣味题。(8分)
  4. 下列一段古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2分)
  斗者,
  甲.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
  乙.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
  丙.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
  丁.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戊.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
  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篇》)
  A.甲丁丙戊乙 B.乙丙丁戊甲 C.丙丁戊甲乙 D.丁丙戊甲乙
  5. 明哲想写一篇关于“鸿门宴”的报告,除了《史记》,他在图书馆中还看到下列图书:
  甲.《左传》    乙.《汉书》    丙.《战国策》  丁.《三国演义》  
  戊.《世说新语》 己.《资治通鉴》 庚.《吕氏春秋》 辛.《通鉴纪事本末》
  他要借那些书,才能找到最多的相关资料?(    )(2分)
  A.甲丙戊  B.甲己庚 C.乙丁辛 D.乙己辛
  6. 依据下列文字,有关作者为学态度的说明,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2分)
  仆自三十以后,读经史,辄有所笔记。岁月既久,渐成卷帙,而不敢录以示人。语曰:“良工不示人以璞。”虑以未成之作,误天下学者。               (顾炎武《谲觚十事》)
  A.勤勉精进,但缺乏自信       B.博学多闻,不露才扬己
  C.广稽典籍,忌空发议论  D.治学严谨,且谦逊审慎
  7. 关于下列文句意涵的诠释,错误的选项是(    )(2分)
  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以年命、荣乐的有尽有限,对比立言的不朽,强调文学的价值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