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2290字。

  永春一中高三年5月份考试语文科试卷(2013.5)
  命题教师:郑爱丽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成绩________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孙季逑书     
  (清)洪亮吉
  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如?亮吉三千里外,每有著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①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仕②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每览子桓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及长沙③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④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夫人之知力有限,今世之所谓名士,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未来,在己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妍,劳瘁⑤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尝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亡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
  【注】①顾影促步:形容风流自赏。②强仕:四十岁的代称。③长沙:东晋长沙郡公陶侃。④烛就跋:蜡烛将尽。⑤劳瘁:劳苦而精疲力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惟吾年差长                    差:略微
  B.坐此不逮足下耳                坐:因为
  C.下庶几垂竹帛之声              垂:垂落
  D.间尝自思                      间:偶尔、有时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洪亮吉“并日而学”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 
  ②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 
  ③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④每览子桓之论
  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
  ⑥佣力之暇,余晷尚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孙季逑的思念与倾慕,然而摆脱了一般书信的客套,表明自己所关注的唯在学问之事。
  B.作者引述曹丕和陶侃的话,不仅以古论今,说明光阴宜惜的道理,同时借古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第三段末尾以门外车马往来之声、公卿所居之地与作者的孤寂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作者对不善于迎合世俗的苦恼。
  D.文章末段引征扬子云和韦宏嗣两个历史人物,用以证明学问之事可以不朽,远胜于媚世取荣和徒损精力于游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2分)
  译文:                                                                             
  (2)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⑴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词的上片的前四句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⑵ 请结合全词内容赏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句的艺术手法。(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婉儿在鸣凤死了之后被迫嫁给冯乐山做了姨太太,在这吃人的社会里,她的心已死,因而她关照倩儿给鸣凤烧纸钱的时候也给她烧些。(《家》)
  B. 刘琮献了荆州后不久被曹操所杀。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很快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在混战中,甘夫人身负重伤,为救小主人阿斗,她投井而死。(《三国演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