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680个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3.06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参差(cēn ) 泥淖(nào)心旷神怡(kuànɡ)
B.要塞(sè) 攒聚(cuán ) 面面相觑(qù )
C.妖娆(náo) 殷红(yān)一唱一和(hè )
D.舷窗(xuán) 幼仔(zǎi)无动于衷(zhōnɡ)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孤辟装潢淳朴变化莫测B.风靡烦燥轶事初生之牍
C.矫健诞生嘹亮呕心历血D.遴选炫耀沧桑金碧辉煌
3.下列语段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进了文游台,参观的人就更多了,接踵摩肩,人头攒动。
B.央视直播的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图像清晰,航天员的一举一动栩栩如生。
C.清朝时的扬州园林与当时北方皇家园林的美学追求殊途同归,并有异曲同工之妙。
D.《白话唐诗三百首》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诗意图,形象阐释诗词内容,文图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的朋友》选自《童年》。
B.法国布丰的《松鼠》一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该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北朝民歌《木兰诗》大量运用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得分 评卷人
6.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本学期我们通过语文课本,领lüè()了古今优秀人物的风采,感受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欣赏了中外风格jiǒnɡ()异的建筑艺术,咏唱了ōu()歌祖国的动人诗篇,了解了动物世界里可爱的松鼠、熊猫、金龟子……打开语文学习殿堂的大门,我们兴趣ànɡ()然。
7.默写(每空l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共9分)
①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②,但余钟磬音。(常建《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④衣沾不足惜,。(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⑥?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⑦那河畔的金柳,。(徐志摩《再别康桥》)
⑧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8.名著阅读。(4分)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请问上面文段中所提到的妖魔、呆子分别是谁?这妖魔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却被孙悟空一一识破?(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