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3370字。

  江苏省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
  D.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1.D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kàng,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D项,都读ku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2.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1)处应选“买椟还珠”。“异曲同工”指不同曲调演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辞章、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2)处应选“殊途同归”。“如临深渊”指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3)处两个成语都可以选用。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画线句子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保护自己的脚”指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穿上一双鞋子”比喻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比喻改变世界。以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话,需要将句中的喻体还原成本体,再重新组织语言。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
  年龄人数作品 20岁
  前 21~
  25岁 26~
  30岁 31~
  35岁 36~
  40岁 41~
  45岁
  处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语言运用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表中包含的要素:一是横向统计的年龄段,一是纵向统计的处女作与代表作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其次,注意题干要求,“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结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