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5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教师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6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
2. 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审美能力
3. 掌握排比、反复以及对比的作用
预习案
【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
1.借助预习案对相关的文学常识有一个了解,通过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2.通过“整体感知”扫清对诗歌文本的理解障碍,并对诗歌有一个整体认识。
3.通过参考课下注释,完成“预习自测”扫清文字障碍。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便向老师请教或扎起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
5.限时15分钟,高质量完成。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二、了解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他的养母就是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她的奶妈是大叶荷村人,她是童养媳,没有自己的的名字,当地人因此就叫她“大叶荷”。)艾青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被冷落,被歧视的环境中成长的。”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
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三、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 ”的抒情长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运用 和 。
三带有自传性质 联想 对比
Ⅱ.预习自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檐头( ) 瓦菲 ( ) 青苔 ( ) 酱碗( )
荆棘 ( ) 虱子 ( ) 火钵( ) 团箕 ( )
忸怩 ( ) ( )
一、yán fēi tái jiàng jīng jí shī bō jī niǔ ní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典押:
2.忸怩:
3.叱骂:
4.呈给:
二、1.典当 2.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意思 3.责骂 4.恭敬地送过去
三、填空
1.本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人,原名 。
1.诗 艾青 蒋海澄
2.诗歌就题材(内容)而言,可分为 、 和 ,本诗属于 ;从体裁(形式)上讲可分为 和 ,本诗属于 。
2.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抒情诗; 古诗(古体诗) 新诗 新诗。
Ⅲ.信息链接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笔名的由来
版本1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于憎恨蒋介石,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