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关于探究性写作的几点看法
湖北省鄂州高中 骆静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三年,读过和改过不少作文,其中虽然不乏佳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例如,学生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入题慢,要么空洞无物,更有甚者,装腔作势,扭捏作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究其原因,我以为这主要不是缺乏相应的写作训练和必要的写作技巧,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作文是悟出来的,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领悟,所以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探究呢?我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以新激探法。新事物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一次接触某些新事物的时候,他总是存有极大的兴致,而人生中会遇到无数个第一次,老师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新的事物,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一些新人新事,来达到感悟生活的目的。如对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刚离开初中那种活泼、幼稚、充满幻想的生活,迈进高中的大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非常新鲜,无论是环境、学习方式还是个人的思想,都跟之前有了较大的不同,这时老师就可以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把这些新的体验写出来,学生自然是有话可说的。
2、以奇激探法。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如调动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好奇,写别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东西。
3、以美激探法。对“美”的事物的探求是激发探究动机的心理条件。学生渴求美、爱美,在感受美的时候,可以得到审美愉悦,增加探究动机。如从美的角度人手,把学生带入作文情境之中,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让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美、爱美、写美,用最新最美的文字来表情达意。
4、以疑激探法。有疑就能产生探究的内驱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如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惊疑,启疑开窦,让学生想写爱写。
当然,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在作文中的探究性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做好探究训练呢?首先应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从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辨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探究方法。
1、自主探究法。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命题作文感到很困难,但在他的日记或是随笔中却总能洋洋洒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