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00字。
2013年中考语文临考冲刺
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及时间安排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20分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15分钟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35分钟
四、写 作(55分) 40分钟(其中用10分钟审题构 思,30分钟成文)
机动 检查 10分钟
经典题型及应试技巧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基础题大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审题须仔细,答题须谨慎.
做选择题的几种方法:
1、快解法:依靠自己实力,迅速判断;
2、标记法:抓住重点信息,标记划线;
3、排除法:淘汰错误选项,理出答案;
(一)语音 ①看声母 ②看韵母 ③声调 ④看是否是多音字 ⑤注意四川话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
(二)字形字 形 ①看形似字 ②看形声字 ③看同音字
(三)词语 1.词语理解:熟记词典义;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推断该词的含义。
2.成语运用:①看成语的意思 ②看使用范围(对象) ③看感情色彩 ④看语义是否重复
(四)文学常识及课文理解
(1)外国的记清国籍,古代的记清朝代。人名不能写错,代表作不能张冠李戴。
(2)记住重叠篇目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五)病句
1.辨析病句:认真审读,当拿不准答案时,采用排除法。
标志法:(1)介词(对 对于 通过 使等)—缺主语
(2)关联词(搭配不当、递进关系---语序不当)
(3)程度副词(非常 十分等)---重复赘余
(4)并列短语(动词并列---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名词并列---搭配不当、不能对应或存在包容关系)
(5)数量短语(数量词前后---重复赘余;“减少”是不能用“倍”的。“减少”只能用分数;)
分析法:找出主干,然后(1)读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2)看枝叶,看修饰是否恰当;多重修饰顺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多余
2.修改病句:
增——成分残缺(“使”字除外) 删——重复赘余
调——语序不当 换——搭配不当
(注意语段的整体性,使修改后的句子不再是新的病句)
(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1.仿句-----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
(1)看句式;(2)看修辞; (3)看字数;(4)看意义。 做到要形似,更要神似。
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打开思路,再换关键词
2.赏析宣传语或广告词的妙处 答题要点:含义或手段﹢语境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等
3.用修辞手法写话---紧扣主题;修辞运用恰当;符合题目要求
(七)综合性学习
1.新闻阅读-----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内容
方法:(1)紧扣新闻的要素概括:新闻六要素:何时(时间)、何地(地点)、何人(人物)、何事(事件)、何故(原因)、怎样(结果)
整合成一句话新闻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有何意义。
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
(2)紧扣导语概括
导语往往是新闻的前一、二句或者第一段。找出导语后根据字数限制对导语进行压缩。
(3)适当采用简称:由于受规定的字数的限制,遇到较长的词组,可以把它加以压缩简化。
(4)要注意时态:新闻中大多数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消息中的“昨日”“前日”“曾经”“已经”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在概括时一般是要省去的。少数新闻报道是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概括时一般用“将”或“拟”字表示。
(5)控制字数:要尽量用足字数,连标点符号在内,不能超过。
2.口语交际 --- “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注意礼貌。
3.材料探究: 提供文字、图表,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探究结果.
思路:几个材料为什么要放在一起---逻辑联系(并列、因果、对立)
材料说明了什么---探究结果(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