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580字。

  绵阳一中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蒋巧琳;审题:何光军)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区域和机读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蓄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荒诞/肆无忌惮
  C.歧视/跻身   殉情/徇私    复辟/刚愎自用
  D.清雅/菁华   旖旎/绮丽    迸发/屏气凝神
  2.下列词语中,全都有错的一项是
  A.计日成功  各行其事  挖墙角  金钢钻 
  B.额手称庆  雍荣华贵  倍受青睐   针砭
  C.平心而论  展露头角   边陲   轻歌慢舞
  D.委屈求全  要言不烦   精萃   出奇治胜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       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2)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
  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3)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己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  监督  即使               B.偏见  监督  虽然
  C.成见  监管  虽然               D.偏见  监管  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在最近几周开始对“苹果” 的运营方式进行大幅度调整,这显示着“苹果” 将会改头换面,与乔布斯时代的风格有所不同。 
  B.何润东出道十年了,似乎一直不瘟不火,直到去年,他主演的《新三国》《泡沫之夏》等电视剧收视率喜人,他的人气也随之飙升。
  C.今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在黄岩岛事件中,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迅速而有力地打击了菲律宾在南海的嚣张气焰,有效地保护了中国渔民和渔船,让世人对中国的海监能力侧目而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空气的日益密集,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B.网络调查表明,中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D.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定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铸造城市品牌
  发展旅游业,能一举多得,能保存文化基因,传承城市文脉,让市民了解城市文化,进一步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也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旅游工作搞上去了,社会经济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城乡面貌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群众生活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善。要吸引游客来旅游,就要打造城市品牌,给游客一个“来”的理由,让人们能细品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灵魂。
  文化是民生,具有社会属性。文化是人类的专属,人类最早的文化活动,就是狩猎后的庆祝舞蹈,可见文化与人的精神需求密切相关,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沉淀,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理想和愿望,是人的高级精神生活。历史上先贤提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共产党人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都说明文化与老百姓紧密相关,是一个民生概念。文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必须上升到民生的高度抓好文化建设,这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