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0字。从理解内容、把握情感,鉴赏诗歌,和常识创作三个板块,展开教学,教学案一体。

  《声声慢》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车颖
  教学目标:
  1. 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词人情感。
  2. 从形象、手法、语言等角度鉴赏诗歌。
  3. 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梁衡在他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中,这样写道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如此高的评价赋予了李清照,赋予了她的《声声慢》,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声声慢》,走进李清照,来感受这位饱经风霜的女词人晚年的别样情思。
  二. 整体感知
  1. 齐读
  2. 感知
  我们都知道“诗言志”,而词,一般重在“言情”。言志是抒发“大我”的情感,言情则往往是抒发“小我”的情感,因此,词也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首词,大家读后,觉得作者主要的情感是怎样的?你能从词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吗?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能通过这些直抒胸臆的文字感到,李清照词里有一种浓浓的愁绪,那么这种忧愁是缘何而发呢?词人又是如何表现这种忧愁的呢?我们还要来仔细品读。
  三.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 细读文本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当时情景。
  2. 你能读出作者的忧愁吗?你从哪里读出的?并作简单分析,请写在学案的左侧,另外,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请写在学案的右侧。
  3. 小组交流:
  (1)交流各自的理解,其他人可进行补充。
  (2)交流各自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4.选出小组内大家能达成共识的、理解比较到位的内容和还有争议或问题的进行全班交流。
  5.教师自备内容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国破家亡夫死使得词人异常空虚,无所寄托,心绪难宁,如有所失。她好像是在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但什么也没有找到,词人如梦初醒,感受到的是周围环境的冷冷清清,因而内心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三组叠词位置不能互换,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表面看来,作者是以酒来驱赶秋日的寒冷,而这难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