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题,约5000字。
鲁周公世家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岁则大孰 B.异母同颖
C.武王蚤终 D.知小人之依
解析 A项“孰”同“熟”;B项“母”同“亩”;C项“蚤”同“早”。
答案 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武王有疾,不豫 豫:安适,快乐
B.未可以戚我先王 戚:忧愁,悲伤
C.发书视之,信吉 发:拿出
D.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 集:集中
解析 B项应为“感动”;C项应为“启封,打开”;D项应为“安定”。
答案 A
3.与“作此以诫成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B.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C.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D.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解析 D项和例句均为“连词,来”。A项为“介词,把”;B项为“介词,用”;C项为“连词,表顺承”。
答案 D
4.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解析 A项指“……的原因”;B项“把……作为”;D项“散布流言”。
答案 C
5.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平易近民”中的“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B.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C.宁淮夷东土 D.诸侯咸服宗周
解析 形容词作动词。A项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使动用法;D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 B
6.下面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3分)
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B.奸神命者乃旦也
C.我文王之子 D.周公乃奉成王命
解析 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
答案 D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公不避嫌疑,摄行朝政,显示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
B.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的真实想法,同时也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才散布流言,诬陷周公。
C.周公告诫伯禽,礼贤下士,应真心诚意,不可倨傲怠慢。
D.周公先后辅佐过武王、成王,但无骄横之志,礼贤下士,深受天下人拥戴。
解析 B项中“看出了周公的真实想法”不合文意。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