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9090字。

  2013年上海市高三七校联考
  语文试卷     2013年3月6日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百年课植园有多少误读
  ①始建于1912年的朱家角第一庄园-----课植园,至今走过百年。这座园子位于朱家角镇西井街109号,因其宅主姓马,又得名“马家花园”。
  ②到过课植园的游客,大抵都曾对一块书有“马到成功”的马头状太湖石记忆犹新。将这样一块石头置于马家的花园,彩头好,还点题,殊不知,它却只是日后开发课植园之人的好心臆测,反倒成了园中的突兀之处,也频频为游客所误读。因为,“马到成功”绝非当时宅主马文卿的志向。
  ③马文卿将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以应园名,园内分“课园”与“植园”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厅堂区与园林区,后者又称稻香村,以农田果林为主,两者相依,恰似宅主生命中两个贯穿始终的符号。晚年的马文卿以“农圃者”自居,为耕植亲力亲为,最终其实是以庄园式园林为载体,回归一种自然、澄澈与安宁的生活。
  ④很多人走进课植园,是冲着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而来。甚至朱家角的指路牌上,不见“课植园”,只见“牡丹亭”。
  ⑤2010年6月起,“昆曲王子”张军与谭盾合作并邀来黄豆豆操刀舞蹈设计的这么一部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正式于课植园上演,至今演出三个演季共百余场。《牡丹亭》每天开戏的时间都不一样,只为配合那夕阳西下的“游园”感觉。日落时分,四百年前的音韵故事,会在荷塘月色的江南园林中铺展开来、好生悠扬。莲池深处,春香伴着丽娘踏着细步、舞着曳地戏服的长长水袖缓缓而来,看那园中春花盛开,喜形于色。
  ⑥看似是课植园成就了《牡丹亭》。课植园的实景园林打破了寻常镜框式昆曲舞台的束缚,实现了对400年《牡丹亭》意境的现代解读。《纽约时报》曾将这一版本的《牡丹亭》评价为“上海版的公园中的莎士比亚”,认为它为昆曲带来新生的尝试。不过,每到《牡丹亭》演出结束,人群纷纷散去,不会再有人于这座园子里寻寻觅觅,仿佛课植园只是《牡丹亭》的背景。这背景甚至有些模糊,仿佛任意一处江南园林皆可充当。事实上,课植园引来的太多关注还是依赖《牡丹亭》,而真正愿意走进江南古镇里的宅院或是园林,不忙合影留念或是走马观花,只静静寻访一段历史深处尘封的往事的人屈指可数。其实,它们皆有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同里退思园的主人任兰生是一位爱民如子却遭到弹劾免职的官吏,建园子是准备退而思过。南浔小莲庄的主人刘镛是南浔首富,建园子是慕元代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的莲花庄。至于课植园,亦不仅仅只是《牡丹亭》的背景。
  ⑦两个月前,“课植百年庆典”筹备工作启动,课植园望月楼下庭院里一块断裂成四截的残碑这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碑上题为《农圃者马君传》,全文行楷,字体隽秀,行文流畅。断裂部分虽字迹不清,但不妨碍通读全文。将其拼接在一起,关于近百年前课植园的真实情形头一次为人所知:宅主原是地道的农圃者。这似乎颠覆了人们对于大户人家的想象。
  ⑧据青浦区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力华考证,撰文并书写碑文的蓝光策是四川资阳人,光绪十四年举人。民国成立后代理江苏桃园县知事,1917年12月以后任江苏昆山县知事和泗阳县知事①。1918年4月,蓝光策来朱家角考察虫害情况,寓居在课植园里,和马文卿有长时间的交往。蓝光策眼中的马文卿一直亲自参与园圃中的各种劳作,无论是酷暑污泥还是严寒冰霜,就算困难大到不堪忍受,仍亲力亲为。难怪马文卿的园子有条有理,花木繁盛,蔬菜茁壮,原来主人极具农圃之经验。
  ⑨课植园中的课园,似乎是中国传统园林必不可缺的部分,而真正别出心裁的是植园。植园有一座“耕九余三”堂,可惜它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波中。朱家角的老人们记得,这幢建筑位于园西北面,两层高,用红砖砌成,俗称“红楼”,楼额上刻有“耕九余三”四个字。与课园以中式建筑为主不同,“耕九余三”堂则是彻头彻尾的西式建筑,就连所有的窗户都是典型的欧式教堂花玻璃,而与之毗邻的却是一大片水稻田。稻田旁要一幢漂亮的洋楼干什么?当时它给人的留下的印象都是扎眼与突兀。据马家后代回忆,“耕九余三”堂门口的九亩水稻田,有点类似于现在农科所的高产试验田,首先是培养良种。“耕九余三”的意思很可能是耕种九亩试验田,期待它能比其他稻田多出三成的收成吧。马文卿培育的“青角薄稻米”,是当年青浦地区和朱家角盛产的品牌,在上海滩特别有名,就连《申报》每天都得刊登它的市场行情。所以,□□说马文卿要在“稻香村”建立一个豪华洋楼,显得不伦不类,□□说是为了确立一个西方符号,强化自己的科学种田意识。看来“课与植”在定位之初,就开始偏离了纯传统的“耕读情调”,而旨在经学与科学的中西贯通。这也暗合了当时社会形态的嬗变。
  (选自2012.9.8《文汇报》有删改)
  注:民国时期,青浦朱家角属于江苏昆山管辖。
  1.《牡丹亭》是剧作家         的代表作。(1分)
  2.第⑥段中“上海版的公园中的莎士比亚”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3.在第⑨段□□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   □□
  4. 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人们对百年课植园的误读。(4分)
  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马文卿一生为耕植亲力亲为,是地道的农圃者。
  B.退思园和小莲庄都可以充当《牡丹亭》的背景。
  C.课植园偏离了纯传统的“耕读情调”,留下了时代印记。
  D.应该关注课植园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不是《牡丹亭》。
  6.请为课植园写一份旅游推介辞。(5分)(120字以内)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雪夜
  陈应松
  ①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我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遍体鳞伤,五内俱焚,恍惚痴狂。可现在,我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一瞬间,我改变了身份。
  ②将寒冷凝聚得这么小,这么柔软,这么娇嫩,弱不禁风的雪,下起来了。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就像瀑布一样倾泻,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就像漫天的冤屈,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