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三部分,28道题,约5505个字。
期中测试卷(A)
江苏盐城一中 刘勇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
B、沼泽(zhāo) 骇人(hài) 木屐(jī) 重荷(hè)
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水开) 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B、迥乎不同(不同) 沥尽心血(滴)
气冲斗牛(直冲) 无暇及此(到)
C、鞠躬尽瘁(劳累) 兽铤亡群(疾走)
平沙无垠(边际) 风悲日曛(烟雾缭绕)
D、可歌可泣(可以) 潜心贯注(连贯)
心会神凝(领会) 燕然勒功(刻石记功)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B、《未选择的路》则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C、《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这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D、《土地的誓言》一文写于“九·一八”事变那年,作者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深沉的被压抑着的饱满的爱国之情,极富感染力。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
B、《丑小鸭》——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
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短篇小说家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下列翻译不完全准确的一句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8、填空:8分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作者是 ,文中所写的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 、学者、 。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 》,作者林海音, (地名)作家。文章的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 ;另一方面 。
二、阅读理解
(一)12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一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
(二)10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三)10分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②这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位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三十年前读中
三、作文 40分
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有很多,例如:自己的前途、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你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