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3小题,约10180字。

  太  原  五  中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
  高  一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妾不衣帛    衣:穿。
  B.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诎:通“屈”,受委屈。
  C.其妻请去    去:离去。
  D.余虽为之执鞭    虽:虽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苟全性命于乱世
  B.解左骖赎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知己而无礼    秦王还柱而走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她的神色、姿态、心理活灵活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
  B.作者写石父、御妻、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写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的国相风度。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晏子出,遭之涂。(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4分)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①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②,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③揽月,可下五洋④捉鳖⑤,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