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50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房山高级中学问题导学教案 高三语文学科  编号:10  上课时间:3、8 主备人:杨猛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2. 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并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方法建议
  分析典型例题,探讨答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四、教学问题设计
  (一)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1、什么叫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平淡 清新 绚丽 自然 明快 含蓄 奔放 洗炼 悲慨 沉郁 雄奇 质朴
  3、通过阅读材料,具体了解各种语言风格的特点。
  (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如《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又如: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自然: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 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5)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江楼月  白居易 )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6)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