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8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执教人:刘浩元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理念,坚持在读中学的原则,按照“整体感知-品读-悟读”的环节,环环相扣,重点放在品读和悟读两个环节。通过品味作品精炼而富有深意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本文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侧重表现自己感受的写法;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反省人性。
导入:我的故乡,
有百万坟墓。
我的故乡,
让战火烧尽。
我的故乡,
是多么不幸。
我的故乡,
有奥斯维辛。
------波罗涅夫斯基(波兰)
这是波兰诗人波罗涅夫斯基用诗的形式表现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同样表现这一主题的新闻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 整体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浏览本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新闻文体知识。
(学生浏览文章)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这两个词:嬉笑、雏菊。一起读一遍。嬉去掉女字旁,加那些偏旁可以形成哪些汉字?
生:嘻、熹
师:同样,雏去掉声旁加那些偏旁可以形成哪些汉字?
生1:难、谁、雎
生2、椎、骓、睢
师:就一字一词而言,我们要学会用发散思维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同样,我们也需要运用这种思维来解读文意。刚才大家已经浏览了文章,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如果又迁移了新闻文体知识,一定能快速梳理文意。哪位同学主动为我们梳理文意?
生:第一段到第三段是新闻的导语,是写奥斯维辛的现状。
师:奥斯维辛的现状是怎样的?概括它的特点。
生:美好、祥和。四五段是背景,写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六到十五段是新闻的主体,写参观者的所见所感。
师 :参观者的感受是?
生:震惊、愤怒、窒息。最后一段是结语,同样写奥斯维辛美好、祥和的现状。
(师用ppt显示文章的大意)
整体感知:
一、导语(1-3段)
总写奥斯维辛的现状。 美好、祥和
二、背景(4-5段)
介绍集中营历史。 恐怖、可怕
三、主体(6-15段)
具体描写参观者的感受 震惊、恐惧
四、 结语(16段)
再写奥斯维辛的现状。 美好、
师 :在这历史的恐怖与现实美好的鲜明对比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生1:对纳粹的控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