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0张,课件制作较为精美,重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配套教案约4310字,还有相关音频资料。

  《我与地坛》教案
  高一语文组    主备者:刘卓英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看管(    )        撅树杈(     )      焦灼(     )        步履 (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熨帖(       ) 
  意蕴(      )       宿命(      )     亘古不变(     )     窸窸窣窣(      )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