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60字。

  《长亭送别》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
  师:前天我的学生为我送行的时候说:“王老师,我们想送你一株四叶草,可是在操场上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我说:“谢谢,你们的四叶草我已经收到了。”今天,我捧出心中的四叶草送给大家,愿幸福与幸运永远与你们相伴。
  南朝诗人江淹在他的《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朋友之间的离别就已令人神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恋人之间的离别更是催人泪下。那么,“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新婚夫妻之间,他们的离别,又该是怎样的痛断肝肠呢?让我们走进《西厢记》,赶往十里长亭,去感受莺莺那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吧!
  点评:没有收到四叶草,却收获了一份真情。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师生分别)过渡到古诗文中的送别之情,聚焦离情,贴近文本,导入自然而巧妙。
  二.离愁别恨的绝唱
  师:《长亭送别》被誉为“离愁别恨的绝唱”,大家看教材,在这19支曲词中,哪一支可称为绝唱中的绝唱?
  生:[端正好]。
  师:对,这是一个精美的凤头,还有一条响亮的豹尾,那就是——[收尾],在中间离愁别恨的“恨”字反复出现,大家找找看,哪几支曲词写到了“恨”字?
  生:[滚绣球][朝天子][四煞]。
  师:请大家在这五支曲词前面打钩。虽然19支曲词支支含恨,但今天,我们仅以这五支为例,来解读“离愁别恨的绝唱”。
  点评:19支曲词,只选5支,这是典型的点式教学,整体把握,精选典型,教会方法,留下空间,窥一斑而知全豹,以有限而求无限。倘若面面俱到就有可能蜻蜓点水以致面面不到。
  三.范读和自由诵读
  师:首先,老师朗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对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师配乐配画面诵读五支曲词)
  师:读王实甫曲词,满口余香。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五支曲词,把自己想象成莺莺,读出离愁别恨的味道来。
  (生自由诵读)
  点评:提请注意——教师示范——自由朗读,特别强调走进角色,体验情感。指导如何听,教会怎样读,这就是有效指导。
  四.读[端正好]并鉴赏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端正好]。
  一生主动起来读文本。
  师:读得真好,为什么语速这么慢呢?下面,请按照屏幕上的节奏和重音齐读[端正好]。(生读)
  师:清代学者金圣叹说,[端正好]是绝妙好词,我们不妨来品一品。
  “碧云天,黄花地”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这里的“黄花”和“黄叶”能不能交换位置?大家思考一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