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10个字。
《中国石拱桥》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周密,这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如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同时文中也用了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所限制的词语,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就学生认知水平来看,以前的阅读教学中要求淡化文体,因此八年级学生对说明文了解较少,关于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都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开开眼界,介绍名胜古迹的文章,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是一篇规范说明文,文字浅显,结构清晰。困难在于不少学生对苏州园林缺乏直观感受,因此难以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习本文,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一是如何从众多说明对象中提炼共同特征;二是体会本文选例的特点;三是培养和提高对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1.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
2.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五、教学策略: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3、在观察发现、质疑探究、比较鉴别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3、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4、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5、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1、学生欣赏中国石拱桥的图片,畅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阅读分发的文章资料,思考问题。
3、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5、完成填空练习 1、多媒体显示课题
2、多媒体展示各种石拱桥的图片
3、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4、多媒体显示填空练习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