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0910字。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          主命题学校:枣阳一中
  分值:150分             命题老师: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请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霑衿    被衾    矜持    怀瑾握瑜    襟怀坦白
  B.斋叟    消瘦    禁受    精神抖擞    抱残守缺
  C.孺子    儒雅    濡湿    含辛茹苦    繁文缛节
  D.鹧鸪    姑且    辜负    鳏寡孤独    呱呱坠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潺湲    古懂    憔悴损    前合后偃    遥岑远目
  B.栖惶    罪孽    辩论稿    冠冕堂皇    插科打诨
  C.绸缪    洋火    雨淋铃    阿谀献媚    错落有致
  D.踯躅    包涵    汗涔涔    舞榭歌台    残羹冷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浩叹时间流失的惆怅和无奈,依然引起今人的共鸣。时间也真是莫名其妙: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B.朱光潜在《谈美》一文中探讨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问题,认为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C.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流倜傥。显得轻灵飞动的小令,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的长调,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D.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填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恨歌》后半部分对李、杨爱情的描写虽然很感人,但是由于悲剧正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所以作者和读者的同情心也就容易与鉴戒之心和批判之意冲突。
  B.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中,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C.以责任的名义问责,应该是对所有负有责任的人的问责,而不是对某一个人,甚至是对某几个人的蜻蜓点水式的抽样问责。
  D.中国话剧在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乃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设计诸多方面在酝酿、发展和产生的过程中受到的西方话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很大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制的新诗体是楚辞,“歌、行”是初唐时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体裁。词代表了宋代的文学成就,《望海潮》《声声慢》分别是柳永、李清照创制的婉约风格作品。
  B.末、旦、净、丑是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窦娥冤》中的张驴儿就是丑角,旦角窦娥和《雷雨》的主人公鲁侍萍都是女性;不过,前者控诉的是官府草菅人命,后者揭露的是家庭成员的虚伪、自私。
  C.《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分为本纪、表、志、世家、列传,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前四史;不过后三部史书取消了“世家”,有的还取消了“表”“志”。从选自后三部史书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难看出“传”留了下来。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主要以38部无韵体诗剧名垂青史。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巅峰。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蚁族”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中村,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而在全国这一群体拥有上百万规模和数量。
  在这群怀揣理想、面对现实的“蚂蚁”面前,讲励志故事谈成功之道,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在他们面前,剖析高等教育弊端、指责房价飙升、感慨工作难找,也特别不合时宜,他们正是这一切的目击者和“受害者”。
  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及个人禀赋、理想追求、人生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所走的道路。从这个角度看,“蚁族”并非一个彷徨无助、盲目漂泊的群体。他们只是在各种现实考量与利益权衡中,作出相对来讲最不坏的选择。据调查,这群人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登上时代的列车,这就是他们所必须跨出的艰难一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