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14份)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传记类文本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古代诗歌整体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考前写作突破.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论述类文章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散文类文本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识记字音字形.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图文转换.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文言文整体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小说类文本阅读.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识记字音字形
  1.(2013•高考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崇高/作祟 殷红/赝品 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 赈灾/诤言 湖泊/停泊学科王
  C.韬略/滔天 砧板/嗔怪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 悚然/耸立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解析】 A项chóng/suì、yān/yàn、tiáo;B项bàng/pāng、zhèn/zhèng、pō/bó;C项tāo、zhēn/chēn、páo/pào;D项piē/bié、sǒng、ài/yì。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隔阂/干涸  跻身/侪辈  着陆/着凉
  B.拜谒/笑靥  馅饼/谄媚  调研/调控
  C.盘踞/诘问  联袂/抉择  拾级/拾遗
  D.皈依/岿然  讴歌/斗殴  卡片/关卡
  【解析】 A项hé,jī/chái,zhuó/zháo;B项yè,xiàn/chǎn,diào/tiáo;C项jù/jié,mèi/jué,shè/shí;D项guī/,kǎ/qiǎ。
  【答案】 C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狭隘/谥号 寒舍/退避三舍 强弩之末/强词夺理
  B.樵夫/憔悴 朝晖/朝令夕改 安土重迁/老成持重
  C.纤夫/阡陌 挨宰/挨家挨户 乘风破浪/乘人之危
  D.毗邻/蚍蜉 湖泊/淡泊名利 怒发冲冠/沐猴而冠
  【解析】 B.分别读qiáo/qiáo、zhāo/zhāo、zhònɡ/zhònɡ;A.分别读ài/shì、shè/shè、qiánɡ/qiǎnɡ;C.分别读qiàn/qiān、ái/āi、chénɡ/chénɡ;D.分别读pí/pí、pō/bó、ɡuān/ɡuàn。
  【答案】 B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勾当/勾搭 吐露/露马脚 勒索/悬崖勒马
  B.着凉/着想 夹被/夹生饭 劲歌/疾风劲草
  C.炮仗/炮弹 关卡/卡脖子 曾经/曾几何时
  D.作坊/作业 倒班/倒春寒 宿舍/魂不守舍
  【解析】 A项gòu/gōu lù/lòu lè;B项zháo/zhuó jiá/jiā jìng;C项pào qiǎ céng;D项zuō/zuò dǎo/dào shè。
  【答案】 C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嗔怪 称赞 瞋目怒视 瞠目结舌
  B.譬如  癖好  否极泰来  劈头盖脸
  C.旋律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D.磨坊  蓦然  脉脉含情  没齿不忘
  【解析】 A.chēn/chēng/chēn/chēng;B.pì/pǐ/pǐ/pī;C.xuán/xián/xuán/xián ;D.都读mò。
  【答案】 D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孝悌  睇视  凝神谛听  瓜熟蒂落
  B.劲头  痉挛  不胫而走  大相径庭
  C.舐犊  吞噬  有恃无恐  嗜酒如命
  D.韧性  妊娠  壁立千仞  玉润珠圆学科王
  【解析】 A.“悌”读tì,其他读dì;B.“劲”读jìn,其他读jìng;C.都读shì;D.“润”读rùn,其他读rèn。
  【答案】 C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映衬 寒伧 称体裁衣 称兄
  ……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013•高考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解析】 第一空与“不”相照应;第二空注意“层层”的修饰语;第三空“星汉”指银河,“星云”指天体,“星光”指光线,“星斗”指星星;第四空“薄雾”对应“朦胧”。
  【答案】 D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为了达成________的目标,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充分________民主,允许各个利益阶层、利益群体和利害关系人参与到立法中来,有效表达他们________改革的意见主张和利益诉求,同时倾听他人的利益诉求和不同意见观点,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主体通过立法程序充分博弈,理性协商,相互妥协,达成共识。
  A.法制  发挥  对于
  B.法制  发扬  关于
  C.法治  发挥  关于
  D.法治  发扬  对于
  【解析】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名词;“法治”是依法治理,动词。“发扬”是使好的进步的事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强,对象多是优点、传统、作风、精神; “发挥”是把事物内在潜力充分表现出来,对象多是才能、作用、特长、积极性等。“对于”主要是指出对象;“关于”主要是指出范围。
  【答案】  D
  3.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贺岁片《人再囧途之泰囧》自热映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追捧,票房________火爆,有望在本周突破十二个亿。
  (2)如果把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突破口,作为提升中国人收入的________点, 那么,这种城镇化一定是以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为特点。
  (3) 阳光不但有色,它也有声,一有了阳光,一切活泼蓬勃的声气就从四边________,和阳光的活泼打成一片。
  A.持续 着力 腾身而起
  B.继续 着力 雀跃欢呼
  C.继续 着眼 腾身而起
  ……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辨析并修改病句
  1.(2013•全国课标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学科王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解析】 B项搭配不当,“调控”不能接“行为”,应为“制约”;C项偷换主语,最后一句应在“都”前加“他”;D项成分残缺,“出现”后无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现象”。
  【答案】 A
  2.(2013•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解析】 A项成分残缺,“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前加“好似”;C项为词序颠倒,“依然坚强”放在“生命”前,且加“的”;D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应在“捧腹之后”前加“读的人”。
  【答案】 B
  3.(2013•高考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B.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解析】 A.“电影”与“参与”搭配不当。B.“提出”多余,去掉。D.语序不当,“不仅”放“电子商务”后边。
  【答案】 C
  4.(2013•高考四川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
  ……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2013•全国课标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 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 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 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 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 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 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 ④⑤总括,且紧承上文,②①为因果关系,②①与⑥③构成递进关系。学科王
  【答案】 C
  2.(2013•全国课标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 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 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 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 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 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⑥句紧承“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句,并引起⑤句,③句是对⑤句的评价,①句另起一层,④句紧承①句,②句中“这时”照应④句。
  【答案】 D
  3.(2013•高考辽宁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传记类文本阅读
  一、(2013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芳
  ①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为了王文显①。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③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是谈正事,说完便走,“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④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撇。1936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他穿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1937年学校南迁。其间,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伸手要抓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至少,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各个方面无疵可求”。甚至,他永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和“定影②液”:“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⑩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充满了嘲讽,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柔和的、恶嘲的
  ……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抓分精练系列:古代诗歌整体阅读
  1.(2013•全国课标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学科王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展开回答。
  (2)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3.(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