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教时,约5100字。
哀江南创新(教案)
教学目的:
⒈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选曲背诵。
⒉学会曲子词的多种鉴赏方法。
教学设想:创建"朗读-品读-赏读-背读"的悟读学习流程,提供自读古典诗词曲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点;相关资料介绍,朗读、品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相关资料介绍(课件展示)
⒈关于作者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曾隐居曲阜石门山中读书著述,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南巡至曲阜时,被召讲经,受康熙赏识,"特简为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二十五年(1686)被派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一带治河。这期间,他到过扬州、南京,结交故老遗民,凭吊南明遗迹,搜集明末传闻,为后来写《桃花扇》准备了素材。康熙二十八年(1689)回到北京。经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并论,称"南洪北孔"。第二年(1700)以"疑案"被罢官,不久即回乡度日,直至终年。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传奇《小忽雷》(与顾彩合撰)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塘文集》《长留集》等。
⒉关于剧情
《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传奇剧作。全剧共四十四出(四十出之中有四出各加一出)。剧本写的是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字朝宗)避乱南京,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一见钟情。定情次日,香君得知婚事费用皆出自阉党余孽阮大铖,用意是收买侯方域,于是义形于色,立即卸妆却奁,并劝侯方域严辞拒绝。阮怀恨在心,借侯方域发书劝阻武昌总兵左良玉率师东下一事,诬陷侯方域是左的内应,怂恿马士英杀侯方域以泄私愤。侯方域得到消息,只身逃往史可法处避难。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马士英、阮大铖等即于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王朝。昏王奸臣不理朝政,沉溺歌舞。阮大铖又逼香君改嫁田仰,香君以死相拒,碰毁面颊,血溅扇面。杨文骢把扇面血痕点染成折枝桃花。阮大铖奏请"广搜旧院,大罗秦淮",香君未能幸免。她痛骂奸臣的无耻,被送到宫内当歌伎。侯方域重回金陵,被阮捕获。不久,清兵攻破扬州,直逼江南,福王及马士英、阮大铖出逃,侯方域得以出狱,香君也乘机从宫内逃出。最后,侯方域、李香君在栖霞山中相遇,道士张瑶星以国仇家恨点醒他们,二人不忍看见国破家亡,双双入道。
⒊关于杂剧与传奇
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它与杂剧主要有以下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