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5990字,答案有扫描。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题上直接作答无效。
一、基础知识(45分,每小题3分)
1. 诗经《蒹葭》中有“①蒹葭凄凄”,“②蒹葭采采”,“③蒹葭苍苍”三句,其在文中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2. 《次北固山下》题目中“次”字正确的解释是()
A.次序B.次第C.停泊D.名次
3. 《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李白B.杜甫C.高适D.刘禹锡
4. 《卖炭翁》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____天寒”一句,横线处应填()
A.怨B.愿C.缘D.苑
5. 陆游《沈园二首》(城上斜阳)一诗最后一句是()
A. 夜深还过女墙来B. 曾是惊鸿照影来
C. 忽见千帆隐映来D. 犹吊遗踪一泫然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高处不胜寒”之“胜”的正确释义是()
A.胜利B.尽C.禁得住D.通“剩”
7. 与“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中的“既”释义不同的是()
A. 既来之,则安之B. 既已,无可奈何
C. 既祖,取道D. 既而得其尸于井
8.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 函封之D. 使工以药淬之
9. 和“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中“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贾季戮臾骈B. 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C. 与诸侯戮力同心D. 王使执而戮之
10.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