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2070字。
成都市“六校联考”高2013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舸(gě)舰迷津 浪遏(jié)飞舟 五岭逶(wēi)迤 颓圮(pǐ)
B、软泥青荇(xìn) 默默彳(chì)亍 星辉斑斓(nán) 漫溯(sù)
C、秦军氾(fán)南 夜缒(zhuì)而出 切齿拊(fǔ)心 笙(sēng)箫
D、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揉埣 峥嵘岁月 天轮叙乐 B、琉璃 荡漾 忸昵不安 迷茫彷徨
C、陪邻 戮没 变徵之声 悲歌击筑 D、彘肩 披维 破釜沉舟 妇人之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我校军训中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教官,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班委选举,在新同学中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本期开学不久,学校在高一开设了“国画”赏析课,选课的同学趋之若鹜。
D、今年学校高一六班五十多位同学,来自于我省不同地区,兴趣爱好各异,学习成绩良莠不齐!
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与艺术,对后世史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都有重大影响。
B、《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影响很大。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仕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