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题,约13000字)
北京市宣武区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拙劣 卓尔不群 着落 擢发难数
  B. 吞噬 舐犊情深 服侍 双峰对峙
  C. 临摹 顶礼膜拜 模样 摩肩接踵
  D. 友谊 嘉言懿行 造诣 一劳永逸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这位过着荀子式俭朴生活的日本某铁道公司董事长,因一起财物丑闻被曝光,最终未能逃过被逮捕的命运。
  B. 运动场上的风彩和红地毯上的风姿是两种不同的美丽,平日很少化妆的运动员们经过造型显得更加靓丽了。
  C. 江丙坤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将拜谒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向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致敬。
  D. 黄殿琴总是一副风尘仆仆、席不遐暖的忙碌样子,作为北京电视台知名的记者,她对时间的稀缺体会得很深。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因为底子薄弱,我们仍有必要保持艰苦朴素的__________。
  (2)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累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________。
  (3)学术研究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___________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否则就会出现“学术泡沫”乃至“学术垃圾”。
  A. (1)风尚(2)安排(3)遵照
  B. (1)风气(2)安置(3)遵从
  C. (1)风尚(2)安置(3)遵循
  D. (1)风俗(2)安顿(3)遵循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艺术创作常常是一通百通的,例如美术界便涌现出一批全才的艺术大师,他们书、画、诗、刻,无所不为。
  B.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虽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甚至常常成为改革发展的“绊脚石”。
  C. 当下部分学者谈起理论来口若悬河,而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种述而不作的风气应该加以纠正。
  D.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外交上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处理中危言危行,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好评。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的“五·四”新文学就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B. 这种名贵的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类家具的上等材料。
  C. 国务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D. 据有关部门对侵权问题严重的几十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每年的获利应达十几亿元。

二. (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四. (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警惕“绿色沙漠”
  (1)人工林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绿色沙漠”。绿色代表着生命与生机,为什么现在把绿浪翻滚的人工林与沙漠联系在一起呢?
  (2)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生态建设,而不是生态恢复,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生态环境无需“建设”,也不能“建设”。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复合体,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长期进化而形成的。生存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不仅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物种之间形成了很复杂却又很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正是这些关系使得各生态系统充满生机。由此看来,尊重生态环境的自我维持、自我恢复才是人类的明智之举。
  (3)恢复天然植被最好的方法是:自然恢复和仿原生态恢复。
  (4)自然恢复是不需要或主要不依靠人工协助,完全或主要依靠自然演替来恢复已退化或消失的生态系统。在自然恢复中,封山育林是利用自然力恢复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封山育林就是在光热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权力下放”,通过封育保护、
五. (18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8-21题。
造句 林斤澜
  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
  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
  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家长竟觉得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
  “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
  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
  “造句: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处来。”
   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
  “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
  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