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另类作文”的写作及思考
湖北 陈振林
(作者系湖北省监利一中教师,荆州市学术带头人)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将“作文要求”由“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常见体裁的文章”。很明显,这样修改,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自由,给予了考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无疑,给文思泉涌的另类作文写手一个特好的机遇,广大考生可以完全挣脱手脚的束缚,如鱼得水,如鸟出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作出花样翻新的文体。
另类作文,泛指考试训练中或高考考场作文中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微型小说以外的其他体裁的作文。学生在写作时,不只在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两股道上挤来挤去,而是另辟蹊径,大胆选取新体裁,如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小品、相声、短剧、寓言、童话乃至诊断书、申请书、启事、起诉书、判决书、会议纪要、介绍书、墓志铭、合同等。这些所谓的另类体裁,考生平时不常写,但也不难写,而选择它们,恰恰是作文出新出彩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有一大批佳构妙作正是选取了另类体裁;换句话说,另类体裁的作文往往比常见体裁的作文更被阅卷老师看好,更容易得高分。另类体裁作文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这类体裁本身就给人(尤其是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另类作文能给人一种新鲜感,一种新奇感,一种新颖感,一种陌生感。采用新奇化的手法来制造陌生化的刺激,将熟悉的材料嬗变为陌生的情节,将平淡的故事演变为奇特的结构,将熟悉的主题表现为鲜见的形式。它任意想象,轻松揶揄,或宣泄情绪,或突出主题。看惯了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当看到一篇构思新奇的另类作文时,阅卷老师怎么又不会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呢?二是写好另类体裁作文比写好一篇记叙文、议论文要容易一些。写作另类作文往往省去了诸如记叙文中照应、过渡和议论文中起承转合等累赘和麻烦,材料直奔主题,中心更加突出。如《吴良心病历》,倘若写成记叙文,通过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实在比较难写。再如2002年高考江苏省满分作文《谏屈原书》,小作者采用谏书的体裁,夹叙夹议,正话反说,有力地歌颂了屈原的崇高精神。其他诸如《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简介》《一则移植记忆的广告》《征稿启事》《新闻话题》《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孩子世界》《四幕剧》《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诚信灵”新产品介绍书》等等,大多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许多考生在作文中也都写到了,但是阅卷老师的视线仍然被这些作文吸引住了,探其原因,无非是体裁新颖。应该说,同样的内容,用与众不同的体裁来表现,是使作文脱颖而出的一个有效方式。 更重要的一点是,写作另类体裁作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某个侧面看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些另类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其构思过程无不闪耀着考生创新的火花。如《患者无诚信的就诊报告》,从文题、人物“吴诚信”的拟名到整个“就诊报告”的书写过程,都可以看到考生的智慧。
那么,怎么样写好另类体裁的作文呢?
先必须广泛熟悉另类体裁。如果想尝试写另类体裁作文,自然需要十分了解、熟悉另类体裁的特点,这是写好此类作文的前提条件。日记有日记的格式、广告语有广告语的风格、小品和相声有自身的风趣与幽默、起诉书和判决书有专业的法律术语、童话和寓言有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