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40个字。

  诗二首
  米 芾《望海楼》
  陆 游《等拟岘台》
  预习
  【自学指导】
  1,读懂两诗的内容,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意境。
  2,学习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3,体会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冲淡坦荡的胸怀。
  【重点难点】
  1,重点:《望海楼》“出人意表”的抒情方式;《登拟岘台》“以我观物”的抒情特点。
  2,难点:《望海楼》的伤感之情,《登拟岘台》豪放的个性和冲淡坦荡的胸怀。
  【相关提示】
  1,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楼有宋襄的题字“望海楼”。拟岘台:在抚州(今属江西),因其地山川之形很像湖北襄阳的岘山,故名拟岘台。
  2,米芾,宋朝杰出的书画家。性情狂放,故称“米颠”、“米痴”。他与儿子米友仁,世称“二米”、“大小米”。
  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正音正字】
  芾fèi  瓮wèng  缥缈piāo miǎo  樽zūn  堙yīn
  【朗读课文】
  《望海潮》米 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登拟岘台》陆 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仗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课文简析】
  两诗虽同为登高览景抒怀之作,但作者的写景心境不同,诗人寄寓诗中的感情也大相径庭。这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这两首诗中的楼和台,有的作为写景的立足点,有的作为写景的观察点。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可谓“一忧”、“一乐”,不尽相同。
  米芾是一位画家诗人,《望海楼》体现了他语言艺术和画家所长,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望海楼》着墨于绘景,角度众多,层次丰富,只在尾联出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