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0个字。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部分词语的含义。
  3、背诵两则寓言。
  4、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同学们可能以前也听过,不过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是两则文言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有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文学常识:
  1、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这不但具备劝告、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惊弓之鸟)
  2、作者简介:
  韩非: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在政治主张变法图强,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于是他转而埋头著述之中。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体,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受到秦王的重用。
  三、课文解析:
  1、范读课文。
  2、提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朗读的节奏和字音。
  3、根据以前听说过的故事,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4、根据课下注释,由学生讨论如何翻译课文
  5、补充课文注释。
  履:鞋子。欲:想要。置:放。
  自度其足: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度: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作名词用,就是量好的尺码。
  至之市:等到赶到集市时。至:到,等到。之:到……去。市:集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