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00字)
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策略初探
          临海六中 金士卫

摘要: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但就当前的教育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阅读个性根本没有得到张扬,学生的阅读主体性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如何扭转这种反常的局面,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应有的张扬,是我们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张扬个性  策略初探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应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引导学生“脑、口、手、眼、耳”并用,凸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在境中学,读中悟,情中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为学习和阅读的主人。但就当前的教育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阅读个性根本没有得到张扬,学生的阅读主体性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如何扭转这种反常的局面,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应有的张扬,是我们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想就此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对当前阅读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阅读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为主,学生被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创造,违背了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教师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喜欢以滔滔不绝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个体感悟;学生也乐意于机械地听、记、背,习惯于被动接受。由此带来的是教师上课费时费力却低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立,阅读兴趣得不到培养,阅读个性得不到张扬,阅读习惯得不到养成,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据笔者对本校高一的300名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喜欢语文课的只占31%,平时有自主阅读习惯的只占24.5%,能对文本进行思考并做好读书摘记的只占了22% ,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自己阅读、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占72% ,“每节课课堂发言的次数”说“没有”的竟占了78.6%,对“书上的知识及老师讲的内容”绝对相信的占了88.7%,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回答“你认为一堂课老师应留给学生多少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时,居然有80.2%的学生说“没必要,听老师讲就好了”(调查问卷附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那里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令自己反思良久,毋庸置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个性、阅读能力要靠我们去培养。
二、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策略
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能是一种机械的“死读书,读死书”。教师的讲课应切实围绕学生的“个性阅读”而展开。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民主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理解思路,不同的理解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