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份,每课1份。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伫倚(zhù) 黯黯(àn) 凭阑(lán) 强乐(qiǎnɡ)
B.参差(cān) 差使(chāi) 憔悴(cuì) 谯楼(qiáo)
C.沙堤(dī) 天堑(qiàn) 珠玑(jī) 罗绮(qǐ)
解析 B项“参”读“cēn”。
答案 B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望极春愁,暗暗生天际。
B.无言谁会凭阑意?
C.为伊消得人憔悴。
D.嬉嬉钓叟莲娃。
解析 B项暗暗—黯黯。
答案 A
3.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高。
B.为伊消得人憔悴 消得:消瘦得。
C.千骑拥高牙 高牙: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
D.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解析 消得:值得。
答案 B
4.下面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人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5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偓佺(wò quán) 欹枕(qī)
鸟瞰(kàn) 忍俊不禁(jīn)
B.杳杳(yǎo) 奇葩(bā)
商榷(què) 戛然而止(jiá)
C.天籁(lài) 熨帖(yùn)
整饬(shì) 渎于职守(dú)
D.料峭(qiāo) 僭越(jiàn)
确凿(záo) 时乖命蹇(jiǎn)
解析 B项“葩”读“pā”;C项“熨”读“yù”,“饬”读“chì”;D项“峭”读“qiào”。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微寒。
欹枕江南烟雨: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
B.刚道有雌雄:刚才所说的。
竹杖芒鞋轻胜马:草鞋。
C.杳杳没孤鸿:遥远迷蒙的样子。
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D.认得醉翁语:体会到。
一点浩然气: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
解析 B项刚道:偏说,硬说。
答案 B
3.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5分)
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 疏远(shū) 碧绿(bì)
嫉妒(dù) 熔金(yónɡ)
B. 闲暇(xiá) 捻金(niǎn)
簇拥(cù) 冠中秋(ɡuàn)
C. 雕栏玉砌(qì) 暮霭(ǎi)
羽扇纶巾(ɡuān) 荠麦(jì)
D.豆蔻(kòu) 初霁(jì)
纤云(xiān) 怆然(chuànɡ)
解析 A项“熔”读“rónɡ”。
答案 A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来相招、香车宝马 相:互相。
B.谢他酒朋诗侣 谢:谢绝。
C.次第岂无风雨 次第:转眼。
D.画栏开处冠中秋 冠中秋: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
解析 A项“相”的意思是“我”,偏指一方。
答案 A
3.下列两联所咏的人物是( )(5分)
①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苏轼 辛弃疾 B.苏轼 李清照
C.辛弃疾 李清照 D.辛弃疾 苏轼
解析 ①“继”、“美芹”、“南宋”是关键词;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漱玉集”、“金石录”是关键词。
答案 C
4.下列修辞手法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5分)
A.梅花妒,菊应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次第岂无风雨?(运用了设问的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旌旗(jīnɡ) 恫吓(dònɡ)
楔子(xiē) 锲而不舍(qiè)
B.慨然(kǎi) 栈道(jiàn)
憧憬(chōnɡ) 人影憧憧(chuánɡ)
C.肄业(sì) 嗫嚅(rú)
阑珊 (lán shān) 相濡以沫(rú)
D.老妪(yù) 伛偻(ɡōu)
倦怠(juàn) 缠绵缱绻(quǎn)
解析 B项“栈”应读“zhàn”;C项“肄”应读“yì”;D项“伛”应读“yǔ”。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B.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C.却将万字平戒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D.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
解析 A项风—凤;C项戒—戎;D项必—毕。
答案 B
3.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他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B.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此句中申明“叹今吾”的主要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B.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C.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
D.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解析 C项中“戌”应为“戍”。
答案 C
2.下列选项对词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客路那知岁序移。
客路:在作客的途中,是战乱逃难的委婉说法。
B.梦绕神州路。
神州:指当时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
C.关河梦断何处。
关河:边关的河流。
D.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铁马:指元军的骑兵。
解析 C项,“关河”的意思是关塞、河防,即边疆。
答案 C
3.下列选项中,对《柳梢青•春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铁马蒙毡”,暗指当年“金戈铁马”的抗元之势今已不在。这四个字中包含着词人的无尽憾恨。
B.“银花洒泪”,景情交融,耐人品味;元宵节火树银花的景象,更勾起了亡国遗民屈辱、悲凉的感情。
C.“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描写元人以鼓噪庆祝胜利,意在说明入主异族不会欣赏汉人的歌声。
D.下阕写佳节思故国的愁绪,比辛弃疾“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慨叹更多了几番怨懑与无奈。
解析 C项所引的词句,不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
B.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C.一水横陈,连岗三面,作出争雄势。
D.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解析 A项应为“千里澄江似练”,B项应为“彩舟云淡”,C项应为“做出争雄势”。
答案 D
2.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5分)
A.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B.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C.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D.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解析 B项用了关于王导、谢安的典故,典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C项用了祖逖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D项典出《晋书•谢安传》,“小儿辈”指谢安之弟谢石、侄儿谢玄、其儿子谢琰。
答案 A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是指建都于建康的东晋、西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B.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后庭》遗曲:即《玉树后庭花》。
C.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河洛: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
D.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还:通“环”。此意:指收复中原的愿望。
解析 A项六朝应指建都于建康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答案 A
4.下列选项中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长江之水,江水澄澈,像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彩笺(jiān) 锦瑟(sè) 不谙(ān) 琐窗(suǒ)
B.迢迢(tiáo) 凋碧树(tiáo) 憔悴(cuì) 花簇(cù)
C.豆蔻(kòu) 悲怆(chuànɡ) 初霁(jì) 窥视(kuī)
D.妩媚(mèi) 印痕(hén) 初暝(mínɡ) 暮霭(ǎi)
解析 B项“凋”读“diāo”。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明月不黯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 A项中的“黯”应为“谙”。
答案 A
3.下列选项中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欲寄彩笺兼尺素。
兼:表示强调。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秋风。玉露:像美玉一样的露珠。
C.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
D.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美好的青春年华。
解析 B项“玉露”是白露的美称。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5分)
A.锦瑟华年谁与度?
B.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C.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D.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