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20个字。

  《香菱学诗》教案
  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朱旭微
  教学目标:
  1、 简介《红楼梦》及曹雪芹,了解香菱身世;
  2、 默读梳理故事情节;
  3、 品读语言,体会香菱苦志学诗,感知香菱形象;
  4、 从黛玉教学诗,探讨语文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前循环播放87版《红楼梦》主题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介绍曲名《枉凝眉》,此曲运用比喻,把林黛玉比作?贾宝玉比作?形象地表现了宝黛爱情的刻骨铭心及悲剧意味“如何心事终虚化啊”
  2、播放视频简介《红楼梦》与曹雪芹后,教师补充介绍:
  (1)《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石头记》和《金陵十二钗》是我国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据说《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讲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时,链接“护官符”:
  •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 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俱有姻亲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讲到贾家时链接“贾府人物关系图”:
  (4)《红楼梦》“谐音寓意”手法: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读者应该慢慢去品味。
  3、播放“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视频
  二、简介香菱
  1、学生读判词,老师解释判词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2、香菱身世
  香菱是《红楼梦》中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世隐的女儿。小时候生得极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过了几年,侥幸遇到个“风流人品”的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正意地要买她,不料又碰到了薛蟠。打死了冯渊,生拖死拽地抢走香菱。
  香菱被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当薛蟠外出经商时,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后来在园子里,周瑞家的问她:“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在那里呢?今年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只摇头说:“不记得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