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9540字。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偌(ruò)大 掺(cān)杂 黑魆魆(xū) 间(jiān)不容发
B. 渊薮(sǒu) 滂(pāng)沱 一溜(liù)烟 流水琤琤(chēng)
C. 拎(līn)包 气馁(něi) 梅家坞(wù) 刀耕火种(zhǒng)
D. 匕(bǐ)首 远岫(xiù) 窨(yīn)井盖 惊鸿一瞥(p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喜大普奔”之类的网络流行语,既没有展现中国成语的神韵,也缺失了西方缩略语的机趣,若年轻人能主动摈弃,转而投身于传统的怀抱,社会主流肯定会为文化传承后继有人而额首相庆。
B.贸然让孩子去上私塾,终日吟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等,不但难以开发孩子的古文潜质,反而容易让他们养成掉书袋的坏毛病。
C.明知道团长与首席不合,却从没有想去真正地调解,在首席面前唯唯诺诺,在他人面前唉声叹气,恍若一个和事老;殊不知,他或许就是那最成功的伪君子、真小人。
D.从月底开始,蔬菜价格一路走高,平均涨幅高达20%,其中蒜薹、茄子等几种蔬菜价格更是上窜了32%,谁能解开这菜价的迷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亲民、爱民,是中国领导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把领导人形象卡通化,以更好地走近群众,又何曾不是一种创新?
B.山西大同负债百亿,对于我们来讲不啻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在大家心目中,大同可是一个好地方,不仅煤炭资源丰富,其他的矿产资源,如石墨、金云母、耐火粘土等,储量也很可观。
C.除了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之外,公民更应该运用自己的头脑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加以辨别分析,提高自身信息辨别力,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
D.强台风“菲特”过后,藻溪供电所的电力抢修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尽管一线的抢修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多日,身心俱疲,但是抢修保供的热情丝毫不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论者认为,由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国内贫富悬殊极大,俄罗斯的免费医疗最终将流于形式,或者与国内其他的一些缺乏深入论证的政策一样不了了之。
B.白乐桥长久以来都不被太多人打扰,一直维持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氛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把许多渴望逃离城市纷扰的人们陶醉于其中。
C.尽管在80年代曾访问过中国,但当瑞典文学院最终念出“艾丽丝•门罗”这个名字时,大部分中国读者是感到完全陌生的。
D.在杭州地铁一号线“乔司南”“乔司”及“翁梅”这三处高架站台内,候车站台的穹顶和侧壁上有多处玻璃如蛛网般呈辐射状碎裂开来,明显暴露在乘客周围的就有约20块。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意连贯,表达简明生动。(4分)
……即将成为他妻子的这位姑娘冷静地说:“你不该收养这个孩子,应该把他送到孤儿院。”我父亲一下子就傻了,脸上洋溢的幸福神色顷刻间变成了呆滞的忧伤表情。这样的表情 ① ,而不是像风雨那样一扫而过。他 ② ,就像是情感湿润的毛巾,我和这位姑娘抓住这条毛巾的两端使劲绞着,直到把里面的情感绞干为止。
(节选自余华《第七天》,有改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两幅图片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日)的宣传海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内涵,要求均不超过10个字。(4分)
(甲图) (乙图)
甲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绘“秋状”时说:“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请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对欧阳修所描绘的秋状进行扩展。要求: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②想象合理,语意完整;③不超过6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尽管许多人都认为诗歌可以取得音乐的效果,但这仍然是大可怀疑的。仔细分析起来,诗中的“音乐性”与音乐中的“旋律”是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音乐性的意思是指诗中语音模式的某种布局、避免辅音的累积,从而获得一种韵律上的效果。象蒂克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后来的魏尔伦都曾尽力追求诗中的音乐效果,他们为此要舍弃诗的语义结构、避开逻辑的布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