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9544字。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04/10/0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溪流   明晰   独辟蹊径   熙来攘往
B.媲美   纰漏   疲于奔命   蚍蜉撼树
C.酌情   戳穿   擢发难数   濯濯童山
D.缜密   嗔怪   瞋目而视   瞠目结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靡费   望风披靡   羁縻   靡计不施
B.委曲   曲突徙薪   屈膝   理屈词穷
C.惶恐   张皇失措   装潢   彷徨不安
D. 潦草   眼花瞭乱   嘹亮   星火燎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据悉,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火灾中,203号房间是大火开始     的源头。
②.她怎么也       不了这匹烈马。
③.全村的人都      着她的英雄事迹。
A.漫延  降伏  传诵        B.蔓延  降服  传诵
C.蔓延  降伏  传颂        D.漫延  降服  传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凡事暂时成功就沾沾自喜,甚至瞻前顾后,裹足不前,这种行为最终会导致失败。所以,战胜失败,首先要正视成功,避免得意忘形现象。
B.生活中,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的事业每天都会取得进步,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愈加美好。
C.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材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这样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D.一年一度的退伍工作眼看就要开始了,王红入了党,还当选为连队模范,可最后究竟离不离开军营,以及工作如何安排,真还“八字没一撇”。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似浪花,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固体瓦斯”。
B.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
堂·竹谱序》)即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C.吴健雄在美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就如他的老友、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的那样,“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只是有了世界的眼光”。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高等院校为了杜绝投机取巧的现象不再发生。纷纷贴出告示: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一律开除学籍。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将是一如既往地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改革。
C. 李老师从西藏来信:“我爱上了边疆,那里就是我的家。”
D.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量,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