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04字。
200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 言 运 用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海浒学校(初中部) 李忠明
【考点破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运用的总体要求是:“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
2.对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是:简明扼要,通顺流畅,连贯自然。
3.对于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关键在对语言的运用和驾驭上,要学会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场合等进行得体的表达:在庄重场合,一般使用庄重典范的书面语,如在会议上的发言;在工作和学习场合,可以使用准确扼要的术语和行话;在日常场合,一般多用亲切、灵活的口语;在轻松的娱乐场合,则多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
【考点知识梳理】
1.语言表述:(1)掌握“口语交际”的八点要求。(2)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复述、转述。(3)读图表述。(4)读表表述。
2.语言运用:(1)广告语言设计、鉴赏。(2)提炼中心句,拟写标题。(3)修改文章。(4)选句还原填空、调整句序、仿写句或语段。(5)续写、补写、改写。(6)跨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7)读取文本信息等。
【命题形式研究】
本部分命题形式主要由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概述题、扩展题、改错题、读图题、读表题、开放题、采访题等等。
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式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于修辞范围,因此中考常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比如同比喻、排比、反问等相结合。这类题目也经常同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而且,这类测试题可以综合测试理解句意、分析句式与表达效果关系的能力。
【仿写句式题的解法】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各方面的特点:
⑴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
⑵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
⑶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⑷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⑸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例1: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 ,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 ,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 ,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讲析】对例句作简要分析,不难发现,整个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本体“语文”是一抽象事物,喻体是一具体事物,且其中后半句是在前半句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在意义上紧密联系。那么解题时,我们可以把语文比喻成各种美好的事物,然后再仿出人对这一事物的美好感受。例如,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清凉可口的泉水,清甜解渴;芳香浓郁的咖啡,温馨浪漫;新鲜味美的果汁,滋心润肺,这样自然更容易让人产生愉悦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例2: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相同。
例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讲析】这种例句仿写题型,难度较大,它需要考生细心的观察,敏锐的感悟,耐心的揣摩,大胆的创造。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个句子都是在描述一种事物,且在运用的句式上又是相同的,即先点出事物,再描述事物;其中描述事物又是先直接描述再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弄清句式结构后,答题才有的放矢。例如我们可以说:“那洁白的粉笔灰,纷纷扬扬地在老师的周围落下,像天上飘零的朵朵智慧的花瓣。”
【考点精练】
下面是通过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用自己的语言所描绘的父亲形象,请把没有写完整的填写出来。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参考答案】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活,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语序排序
【考题讲解】
语序排列题已经走出单纯给出几个句子排列先后顺序的模式,语境意识需更强,更灵活多变:
例一:选出上下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②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劳作
③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④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分析】该语段阐明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横线左边的句子有两个关键词语“玩弄于掌”、“主宰命运”,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①兔子小鸡成玩物 ②动物劳作③老虎表演④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①③与②④。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
点拔:连续并列的几个短语,不妨进行分类,并与上下文对应。
例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点拔:间隔式排列的短语,一定要将其与已提供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找出二者的关联之处。
例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_______;选择回忆,________;选择诚信,________;选择坚强,_________;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 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句式,阐述了正确的选择带来的种种益处。横线前的“博爱”、“回忆”、“诚信”、“坚强”可分别对应“多样”、“往事”、“真真切切”、“苦尽甘来”,据此可确定B项正确。
点拔:找准对应之处。
总之,在梳理语序、排列语序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读材料,首先要找准中心词、中心句,分析其他词与中心词,句子与中心句的关系;理顺句子的内部关系,理清词语或句子的层次,即对词语或句子进行分群归类。还可以抓住一些代词、关联词语和带总括性的词语或找出首句、尾句来帮助分析。如果是选择题,不妨通过比较排除法来缩小范围。
【考点精练】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其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人生才见灵动 ⑤历史才有风韵
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