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00字)
红岭高一语文第一模块系列复习资料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邹华桢供稿)
【要点阐释】
  高中一般要能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的目的,在于指导语言实践而不仅仅是辨认修辞方法。学生应能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是否得当,进而辨析其优劣,在语言实践中,能够选用最佳的修辞方法,表情达意,收到最佳效果。
  修辞方法的考查一般不考概念,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表达的能力。具体题型有:①辨认常见的修辞方法。②辨析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③判断对修辞方法分析的正误。④说明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③用规定的修辞方法表述一个特定的内容。有时在现代文阅读题中也有涉猎。主要不问使用了什么修辞格,而是让你分析理解使用修辞的作用与含义。
  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除要掌握这些修辞格的形式和特点外,还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区分它们之间的易混之处。
  1.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者都在句中出现;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却是“是”“成了”“变成”“成为”等;借喻是不出现本体,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中间不用比喻词。
  2.比喻句与带“像”字句的区别:比喻句中,常出现“像”“仿佛”等,但出现“像”“仿佛”等时并不都是比喻,往往是:①表比较,②表想象,③表猜度,④表列举。
  3.借喻与借代的区别:①看构成基础。借喻属于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点,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只有相关性,而无相似性。②看能否变成明喻形式。借喻能还原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③看作用。借喻重在比喻,借代重在代替,利用代号改换名称。
  4.比喻与比拟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包含感情,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意在形象,重点在喻。②是否有比喻词。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但没有比喻词;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5.排比与对偶的区别:①排比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对偶仅限于两项(上下联)。②构成排比的各项字数可以不相等,构成对偶的两项要字数相等。⑧排比以字同意同为常态,对偶力避字同。④排比是串连式,要求气势贯通,加强语势;对偶是对称式,意思相对或相关,相互映衬或补充。
  6.设问与反问的区别:二者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设问是自问自答,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反问则是问而不答,答寓问中,是为了强化语气。
  第二,要领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的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的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设问的作用:可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渲染和烘托气氛,加强语势,浓化感情。
  8.反问的作用:加强语势,集中读者注意力,增强语言的意蕴和情趣。
【典型题析】
  [例1](2002年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试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